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1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41.
王萌 《健身科学》2010,(3):16-16
红茶长久以来就被认为富含氧化剂,能够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它除了含有抗高血压的特性.对健康还有其他的益处。根据美国食品技术协会出版的《食品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红茶可以用来控制糖尿病。  相似文献   
342.
孙琪  王萌 《内江科技》2010,31(6):171-171
高职院校课堂理论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为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发挥创新条件。  相似文献   
343.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包括:助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特点是主流上较为积极,同时存在部分大学生责任担当缺失的现象。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有几个现实困境,包括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针对性欠缺、家庭成长教育的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原因的消极影响等。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路径是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担当培育氛围、健全高校担当精神培育主渠道、实施科学的家庭担当养成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自我担当教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44.
王萌 《家长》2023,(26):28-3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推动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德育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家庭教育不同、社会影响等因素,这些都需要班主任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策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重视细致入微的管理和精细化的操作,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本文将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为改进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45.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阅读的空间隔阂,新型的数字阅读社群正在形成,阅读成为一项以技术为载体的空间互动实践。聚焦赛博空间视角下的数字阅读,实践中的个体、信息、情感被纳入到虚拟的信息化场景中,以互动仪式的方式实现情感凝聚与空间互动。开放性的虚拟互动打破了阅读的封闭性,数字阅读空间中的用户价值、场景价值被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346.
党史主题美术作品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艺术欣赏价值外,教育和审美功能更加突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深入挖掘分析党史主题美术作品内涵,有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拓宽数字人文研究领域。本文以《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视频资源作为数据来源,构建党史主题美术作品元数据框架及本体属性模型。以与“红军长征”历史事件有关的10幅画作为例,借助Protégé本体编辑器进行本体建模及实例填充,实现可视化。最后运用Neo4j图数据库进行本体知识的存储和知识图谱的构建。从而实现党史主题美术作品知识单元的细粒度分析和立体化关联,为红色文化资源的语义化组织和数字人文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7.
李磊  王萌  叶年华  王越  李涛安 《海外英语》2023,(5):13-15+18
该文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对《伤寒论》通假字英译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伤寒论》两个译本的通假字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大多数通假字都可以采用忠于原文的语义翻译(如直译)进行翻译;而一些比较晦涩的概念,以译入语为导向、服从译入语文化的交际翻译能够提高译文的接受度,方便译入语读者理解。因此,对于《伤寒论》通假字的英译,应基于语义翻译理论采取直译本字的方法,但一些意义特殊的通假字比如疾病名或者人体部位名词可以通过归化策略,采取意译等方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