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0-81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简析: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建构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本单元,学生将先依据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2.
面向企业办刊是工科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和平  周佩琴  杨勇 《编辑学报》2003,15(5):365-367
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是工科高校学报改革的外部要求,适应高教体制改革、高校合并重组的形势是高校工科学报改革的内部要求,追求经济效益是工科高校学报改革的自身要求。从这3个方面阐述工科高校学报面向企业进行办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要克服和解决改革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必须进行办刊体制创新,面向企业办刊,实现办刊的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联盟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7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慰地看到:数学课堂出现了新的气象,多了些自主,少了些被动;多了些生动,少了些枯燥;多了些开放,少了些封闭……在欣慰之余我们内心也隐隐感到丝丝不安:我们的数学课堂在状得改革成果的同时,是否也缺失了许多?下面我们竭力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反思,把我们心中的不安梳理一番。  相似文献   
7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东风吹遍了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步入任何一节新课程的课堂,我们都会欣慰地看到:尊重代替了束缚,开放代替了封闭,自主建构代替了被动思考……我们在欣喜、快慰的同时,内心也隐隐升腾起一丝不安: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自主、活跃、生动的同时也好像失去了什么。一、生活的外延不等于数学的外延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博物馆开张了,一、二、三、四班的同学想一道去博物馆参观文物,可学校只联系了两辆车。“你们看,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比较合…  相似文献   
75.
“读统计图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中的教学内容.在新课程下成长的学生,已经历多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生对统计已不再陌生.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读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发现和探究一些简单问题,作出简单预测.但分析和预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与以往的统计学习相比,有着质的飞跃.如何从教情和学情出发展开教学,张老师先后进行了两次对比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下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撷取三个教学片断作出评析,与同行一起感受理念一变天地宽…  相似文献   
76.
新课程中,数学课堂是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数学学习是互动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交流、碰撞、生成、发展中,学生孰能无惑。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课堂会因教师的及时引导点拨而生成层出不穷的精彩,也会因教师错失引导良机而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那么,教师应该抓住哪些时机加以引导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7.
今年秋季学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本册实验教材”),将在我省13.8万学生中首次使用。笔者认真研读了本册实验教材,认为此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继承与发展为原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课程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必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8.
高校工科学报改革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高校学报改革尤其是工科学报的改革,应利用高校合并重组带来的一校多个学报的机遇,让部分学报走专业化改革之路,面向行业办刊,成为“产学研”链上的重要环节,以迎接中国入世后学报面临的挑战与竞争。  相似文献   
79.
案例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新世纪版 ,实验教材第一册)出示情景图 ,抽象出算式9 +5后)师 :谁能想办法找到这个算式的答案?生思考后 ,全班交流)生1 :我是顺着数的10 ,11 ,……14 ;生2 :我是把5分成1和4 ,1和9凑成l0 ,10加4等于14 ;生3 :我也是把一个数凑成10 ,不过 ,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 ,10加上4等于14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谁还有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想法?生4 :我是一个一个加的 ,9 +1=10 ,10 +1=11 ,11 +1=12 ,……13 +1=14 ;生5 :我还有一个想法 ,把9看成10 ,10加5等于15 ,由于9看作10多加1 ,所以结果要减去1 ,即9 +5=10 +5 -1…  相似文献   
80.
生活常识性内容要不要专门进行教学,是当前大家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学科间的渗透、日常生活中的感知、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等间接性学习都已使学生对生活常识性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身边的一些事例也说明了“体验比讲解更有力”。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生活常识性内容不是孤立存在于数学之中,它们与数学中的其他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这样的内容必须教学。生活常识性内容,学生大都或多或少地接触了一部分,可是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是否全面、教学该从哪个层次开始,可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