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职业教育的有效行动学习是指通过与职业实践相符合的有效行动来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的学习,其本质是在行动中学会学习、在行动中学会行动及以学生为中心.行动的有效性和学习的有效性是有效行动学习的方法特征,前者包括有效行动目标、有效行动驱动、有效行动任务、有效行动空间、有效行动过程、有效行动合作、有效行动媒介等方面,后者包括有效学习机会、有效学习情境、有效知识建构和有效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22.
(1)职业教育的本质范畴——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还是生涯导向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仍是职业教育本质范畴讨论的重要主题,与此相类似的二元对立还包括如普通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基础教育观与实用教育观的争执。  相似文献   
23.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特征,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地位的不确定性和学术研究水平的影响,使得相应的课程论定位处于比较灰色的地带。为此,应以专业思维来研究高职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把专业课程论作为高职教育课程论的学科定位,并着重研究专业课程论的概念、范畴、研究定位、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课程——高职院校"教学产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最根本的产品应是教学产品,即课程。高职课程的产品属性包括课程生成与课程服务,后者是比前者更为重要的教学产品。高职课程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者必须树立市场意识,提高高职教育的市场响应度。建立课程的教学产品概念,有助于解决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5.
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由此提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以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阐述了高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设计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术实践与应用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本还根据改革实践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6.
现代技术的本质是解蔽,技术能够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提升。技术作为对象、过程,决定了技术教育的实践和行动导向;技术作为知识、意志,决定了技术教育的技术思维和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理念;技术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态。技术教育的技术实践教学必须基于产品生产的技术流程进行教学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27.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教学管理一线,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影响教学质量的学风和教风问题,提出了以提高管理绩效为原则、以强化过程管理为重点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应该尽快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和教育理念层次,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实施助教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8.
近几年利用粉煤灰来配制混凝土,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对于高标号、流动的粉煤灰混凝土目前国内研究并不多,进一步开展利用粉煤灰来配置高效混凝土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调整水灰比等途径配制了泵送高强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并力求加大粉煤灰掺量来降低混凝土成本。利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常规施工工艺,进行了9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给出了高流态高性能混凝土推荐配合比,分析讨论了泵送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配制了强度大于50Mpa坍落度大于80mm的高流态、高性能混凝土,旨在为开发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提供试验依据使之实用化、商品化。  相似文献   
29.
教辅出版是一个低门槛、高收益的投资领域,所以有一定资金规模和基础教育出版资源的出版社和相关单位都在关注着这一块蛋糕,投资者可谓前赴后继。在众多投资者中的有成功的,赚得盆满钵溢;失败的,赔得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30.
我国高校问责制之现实困境及其治理路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立足于高校对利益相关者的问责回应,以制度安排为视点,着重审视高校问责的困境并寻求问责制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