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本刊文[1]是谈三视图问题"潜在假设"的,不料,文章的例6也存在"潜在假设"的漏洞,本文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自我剖析,并从中获取积极的成果,盼广大读者批评指正.1反思一个漏洞1.1两个"潜在假设"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22.
1内切于抛物线顶点的最大圆1.1文[1]的含糊文[1]讨论了例1在抛物线y=ax2(a>0)的上方(y≥ax2),求出一个与抛物线相切于原点的最大圆的方程.虽然结论正确,但有几处含糊其词,令人不够满意.(1)定理的证明中,由圆的方程  相似文献   
23.
1999年初中数学联赛,努力体现“普及型、大众化”的精神,题型比较常规,难度也有所下降。本文给出其中一些题目的求解新思路,包括二试的最后两题。  相似文献   
24.
本刊文 [1 ]用几何方法改进了不等式例 1 已知 x,y∈ R,求证x2 + y2 + (x -1 ) 2 + y2 +x2 + (y -1 ) 2≥ 22 (3 -1 ) 1得出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例 2 已知 x,y∈ R,求证x2 + y2 + (x -1 ) 2 + y2 +x2 + (y -1 ) 2 ≥ 22 (3 + 1 ) 2这体现了由数到形的沟通 ,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数形结合 .本文补充由形到数的沟通并揭示结论 1、2的几何背景 .1 两种解法的沟通——由形到数1 .1 几何旋转的复数翻译如图 1 ,将△ OA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60°的几何实质是将 3条共点线段 OP,AP,BP首尾相连组成折线 BPP′A′;然后 ,由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 …  相似文献   
25.
2案例研究的理论提炼 2.1现实需要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始料未及而又缺乏现成解决方案的问题,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取向、活动化取向、个性化取向,向我们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挑战,向我们提出了从教学到数学的挑战.如:  相似文献   
26.
根据教师的紊养、教师对教学的认知与把握程度,可将教师的教学从低到高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经验型教师 此类教师熟悉教学规范,能够掌握共性化的教学。这一境界可以分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从不会教到能教——“初师”;第二层次,从能教到会教——“匠师”。  相似文献   
27.
文[1]“由形到数”产生失误,文[2]放弃“数形结合”获得正确结论,似乎已从正反两方面结本例关上了“数形结合”的大门。其实,尚未成功并非总是方法本身无能为力,常常只是我们对方法没有用好。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首先给出一个数形结合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28.
199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由广西省数学会主办,命题努力贯彻1994年福州会议精神,减轻了题量。第一试也在向“高考型”靠扰,但填空题的非常规题量稍大,第一试仍偏难;第二试的结构合理,内容也有竞赛味,但标准答案比较呆板(包括我本人提供的平面几何题在内),第二、四题都没写出更简捷的解法。 下面的讲评,原则上不再重复标准答案的解法。  相似文献   
29.
自1998年以来,下面一个简单不等式已经在《数学通报》文[1] ̄[5]中进行过越来越深入的讨论.例1已知a>31,b>13,ab=92,求证:a b<1.①这可以认为是发生在教师中的数学探究性活动,而其本身又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解题案例.本文将在这些有益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问题的深层结构,并提供推广的统一证明,希望能以此为载体,达到两个相关的目的:1.从数学的角度推动数学探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2.从教育的角度推动解题专业分析,促进解题理论的建设.一、揭示问题的结构几年来,对不等式①的探究工作可以归结为两点:例1的四次证明和关于字母个数…  相似文献   
30.
2解题过程的自觉反思 对6小步的每一步,既可以作正面思考知识的关联、转换、合并等.也可以作反向思考(否定假设法):如果这一步不是这样,那它会是什么样?为了节省篇幅,我们主要反思问题表征、资源配置与策略调控,在这些反思中,已经包含有“信息交合”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