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问题的提出立体几何的学习以直线与平面为基础,而又以平行和垂直两种位置关系为重点。在六年制重点中学《立体几何》(以下简称课本)第一章的15节教材中,虽然正文叙述的公理、定理不算太多,但蕴含的内容不少,而且理论性很强。  相似文献   
82.
分数的分析     
分数的加、减法是小学的一项基本功,而它的相反问题:“把一分数个拆成几个单位分数之和”却是一个很有趣、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里,我们把分子为1的真分数称为单位分数。  相似文献   
83.
罗增儒 《中等数学》2005,(11):41-46
第一试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在6个产品中有4个正品、2个次品.现每次取出1个作检查(查完后不再放回),直到2个次品都找到为止.则经过4次检查恰好将2个次品全部找到的概率是().(A)115(B)125(C)51(D)1452.已知a>0,b>0,c>0,α、β∈(0,π).记M=a2+b2-2abcosα+b2+c2-2bccosβ,N=a+c.则M、N的关系为().(A)M>N(B)M=N(C)M相似文献   
84.
有一类最值不等式问题,可以一般地表示为:求证max{f1(a,b),f2(a,b),fb(a,b)}≥A,min{f1(a,b),f2(a,b),fb(a,b)}≤B.  相似文献   
85.
点评:精炼选例、灵活讲授──兼谈高考复习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这是一堂成功的复习课,在一个新的、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能把课上得这样生动,能把学生调动得这样充分,实在不易,当我们从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恰当?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  相似文献   
86.
成题改编是从已知题目出发,经过改造深化,得出新题的一种命题方法.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形式新”,更重要的是“内容新”,特别是在解题方法上要有不同程度的丰富与创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87.
1988年高中数学联赛出了道擂台赛“比赛过程的种数”问题(第一试第二(4)题).普遍认为,这道题出得好.我们感到不足的是,答案没有给出C_(14)~7,因而在阅卷中产生了歧义. 题目甲乙两队各出7名队员按事先排好的顺序出场参加围棋擂台赛.双方先由一  相似文献   
88.
“以错纠错”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 [1 ]中 ,笔者认为 :“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 ,教师对错例的处理是解题教学的正常业务 ,并且 ,错例剖析具有正例示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解题教学” .下面发生在特级教师身上的“以错纠错”现象 ,竟能在多家刊物延续十年之久 ,则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 :错例分析可能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出示案例我们先引述 3处典型做法 .1 早在 1 990年 ,文 [2 ]曾对一道数列极限题指出“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消极影响” ;然后在文 [3]、[4 ]中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最近 ( 2 0 0 1年 5…  相似文献   
89.
笔者是相信数学直觉的 ,并且还对数学直觉进行过有意识的积累与探索 (见文 [1] ) .本文所提供的新案例 ,经历了从几何直觉到几何论证、并最终得出新代数证明的过程 .问题 设复数z =3cosθ i·2sinθ.求函数 y =θ-argz( 0 <θ <π2 )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θ值 .( 1999年高考理科第 ( 2 0 )题 )这个问题有一个明显的几何意义 (见文 [2 ] ) ,即复数z所对应的点是椭圆x =3cosθ,y =2sinθ x232 y22 2 =1的第一象限部分 (图 1) .问题转化为求椭圆离心角θ与旋转角argz之差的最大值 ,也就是图 1中∠MOA的最大…  相似文献   
90.
本刊文 [2 ]用几何方法改进并证明了文[1]出现的不等式 :已知 x,y∈ R,求证x2 +y2 +( x -1) 2 +y2 +x2 +( y -1) 2 ≥ 22 ( 3 +1) .这体现了由数到形的沟通 ,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数形结合 ,本文补充由形到数的沟通 .首先将费马点所提供的几何意义 ,用复数乘法把 OP,AP,BP首尾连接 ,再用复数模不等式|z1 |+|z2 |+|z3 |≥ |z1 +z2 +z3 |1拉直 ,得出证明 1;然后把复数运算“翻译”为配方 ,并把 1改写为∑3i= 1a2i +b2i ≥ ( ∑3i=1ai) 2 +( ∑3i =1bi) 2 ,2得出更直接的代数证明 .其中的复数证法能说明配方的来由 ,而不是妙手偶得的技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