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48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胡艳 《江西教育》2005,(22):27-28
在一次问及“解题后进行回顾、检验和反思重要吗?”的调查中,93%的学生认为“反思很重要,但自己做得不怎么样”,22%的学生表示“今后将努力改进”,30%的学生仅满足于把习题解出来,不关注解题中用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78%的学生在没有内化当天所学内容的情况下就急于做作业,66%  相似文献   
132.
文章从“现代汉语”教学目的和现状出发,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此模式以理论教学为经、以能力训练为纬、以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内涵、以多种检测方式为手段.课堂教学环节为:创设问题,感知中学;揣摩词句,诵读中学;思考讨论,比较中学;扩展运用,实践中学.模式教学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3.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以素质教育功能为主,力求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同时作为中学语文的延续,继续承担着工具教育的功能。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诵读、阅读、说话、写作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4.
中国传统元素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的纽带。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元素入手,分析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而对水墨文化做了深入的探讨与说明,挖掘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5.
本文是对佐藤学教授的访谈录,以佐藤学教授个人成长、学习、研究经历为线索,反映出佐藤学教授对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青年学者研究态度和研究方向的养成、教育研究的基本素养等问题的观念和建议。其观念和建议对我国教育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专业思考与专业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6.
胡艳 《出版广角》2013,(6):62-63
良好的出版信用机制对出版经营的发展乃至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都起着巨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出版行业要明辨当前存在的信用危机现状和危害,厘清这些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化解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37.
胡艳 《东南传播》2013,(6):81-83
本文以福州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例,论述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责任人与媒体人角色融合的基础及具体体现。媒体人首先应该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才能无愧于其职责,并使媒体价值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38.
英语视听说课程把传统的独立的视频课、听力课、口语课教学改革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该课程的定位和侧重点,把大量的输入活动移到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而宝贵的课堂时间应着重解决语言输出的问题,而课后也需要一些延续性的任务巩固和深化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全方位,立体化地沉浸在语言的氛围中,得到充足的锻炼,实际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9.
隐喻作为人们的认知工具,是人们根据已知事物认识另一事物的方式,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各不相同,进而导致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化,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如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看待隐喻与文化的关系上,既要看到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隐喻差异,也不应忽视隐喻在不同文化中体现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0.
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当前形成路径与变革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形式上形成了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但这种开放体系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质性的内容。从实质看,它与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有相当的差距。从教师教育格局形成路径和原因分析中发现,我国现行体系产生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源于对一流大学的诉求而进行的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这与西方为提高教师地位,追求高质量教师而建立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有根本的不同。两相比较,出发点不同,结果自然大异其趣。我国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完成体系构建之后,遵照教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的任务,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