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知识在教材中以何种方式存在,如何去面对学习者,这是教材设计的根本问题。它既决定教材编制的理念和具体思路,又直接影响着知识与学习者关系的性质。知识在教材中应以“生命化”的方式存在,为此,教材的功能应由“控制者”走向“对话者”,教材设计应遵循生态式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2.
"不同而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新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生是德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品性.面对文化多元的现实图景,注重以理解与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与整合西方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强调普世伦理、加强正确的主流价值引导为基本理念,以课程实施取向、实施策略及课堂教学的转向为实践支撑,实现"不同而和"的文化创生,是新德育课程实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3.
论教学认识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学认识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有条件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认识活动,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这是近年教育界关于学生在教学认识中的地位的普遍看法。问题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呢?理论界似乎认为,“学生”的身份本身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与否的问题,只存在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的问题。照此看法,所有学生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教学认识的当然主体。但是,哲学认识论告诉我们,主体有“可能的主体”和“现实的主体”之分。“可能的主体”是指具备了一定的(即与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