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违反教育法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三类,即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一、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承担的法律后果。由于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属于行政法,因此,行政法律责任就成为最主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正>“拔尖创新人才”是政策话语,也是热点词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的热议话题,不仅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更是涉及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中小学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人们则有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聚焦到以下几个问题: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吗?中小学有没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依次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校长所需要的知识应该是能促进校长群体提升职业活动水平的知识,能为校长群体的职业活动提供有效指导的知识。这是一个实践取向很强的评价标准。具体言之,标准有三:其一,效用标准,要求“有用”。其二,数量标准,要求“够用”。其三,质量标准,要求“好用”。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国际视野《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是为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水平而搭建的学术平台,旨在呈现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传播教育管理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倡导健康向上的思想趋向和学术风气,尤其注重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突破,以引导我国的教育管理研究不断前进,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提供有价值的认识,从而改善中国教育管理的知识状况,提升中国教育管理的实践水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校长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对依法治校有不少误解,尚不具备依法治校的基本素质。我认为,要做到依法治校,对校长有如下基本要求。正确理解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6.
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点,社会上曾有过讨论。有人认为,人生是一场长跑,教育不要太急功近利,学校和家长对教育、对孩子都要有平常心。这话,听起来有理,说起来也轻巧,但未必能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未必能阻止家长给孩子过度补习,未必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常识和现实都告诉人们,尽管人生是长跑,但起跑也很重要,人生充满竞争,有时一步跟不上,往往步步跟不上。  相似文献   
17.
某些学生伤害事故,曾经的处理依据是《民法通则》规定的“公平原则”;现在,某些法院判决时也以“甘冒风险”为理由。文章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阐述了“甘冒风险”原则的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七人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7月30日,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同召集,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型理论研讨会。马怀德、劳凯声、褚宏启、梅汝莉、谈松华、刘莘、曾晓洁等专家、学者20余人应邀参加了研讨会。专家们就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各位专家的主要观点如下: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通过对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把目前的学校教育制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并且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个初步的判断,是很有意义的。同时,现…  相似文献   
19.
学校事故的分类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里因过失行为所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学校事故产生于过失行为而非故意行为。学校里会发生许多人身伤害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人身伤害事件都属于学校事故的范围,故意伤害不属于学校事故。学校事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  相似文献   
20.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在学校工作中,学校这一事业单位法人与其他法人、公民会因合同而产生许多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因不履行合同而产生许多民事纠纷。在合同纠纷中,学校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了解有关合同问题的法律规定,对于学校提高自身与外界合同往来的能力、提高学校解决合同纠纷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订立合同、解决合同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9年3月15日通过,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使学校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