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伟  詹华如 《教师博览》2002,(12):14-14
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32年,不愧为一位模范校长。这里对他关于怎样当好校长的实践经验进行集中概括。1.要为学校和教师集体确立首要信条,即“要尊重学生”!2.要把教师凝结成为“由热心人组成的友爱集体”。3.要在师生中营造有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22.
一位记者采访某高考刚毕的考生,问他对今年作文题的看法如何。该考生说:从现实讲,谁诚信谁就会吃亏,但为了应付高考,就必须说诚信的一大堆好话。就是说,这考生的作文说的并非心里话。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考生作文不敢说真话,这能怪考生吗?为了应试,可以心里一套,写的又是一套,只要得高分,管它做人若何?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我也会如此,这是一种无奈。问题何在,教育成为说假话的内因。某初中一女孩,一天因作业太多,直到深夜还未做完,眼皮直打架,便说:“妈妈,我想睡觉。”妈妈从梦中惊醒后问:“作业做完了吗?”女儿答:“没有。”妈妈心疼地说:…  相似文献   
23.
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繁重的德育任务,班主任制是否需要改革呢? 首先,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学校,生源充足,乃至“超载”,有些学校教学班的名额竟达80-90人。在一班学额极度膨胀的情况下,仅班主任一人,怎么可能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呢?有些班主任忙不开,就经常让班干部或成绩好的学生代为批改作业。试问,这样做,他(她)能具体地及时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  相似文献   
24.
詹华如 《家教指南》2005,(12):30-30
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25.
有一位印度诗人,用诗的形式对教育规律进行了诗的概括。这种概括,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启示的。《播种》全诗如下: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将是一个命运。  相似文献   
26.
何谓教育?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其他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萃如下:  相似文献   
27.
不久前,我读到刘洪波的《无趣的教育》一文,竟把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司马光砸缸》的课文,视为今天“无趣的教育”的一个例证。他说:“司马光砸缸固然机智沉着,但吓哭了也是正常反应吧,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更是正当做法……何况如果司马光砸不破那口缸,又会如何呢?”(见《中国青年报》2001 年 7 月 9 日) 按刘洪波文章的观点,司马光砸缸的举动一般,且“无趣”,果真如此吗?这里不妨剖析一下:1.当小朋友掉进缸里爬不出来时,司马光能临险不惧,冷静处之,此种气度和心理素质是非凡的;2.司马光遇到危难时,能急人之急,急中生智,突破常规,立即想出解决…  相似文献   
28.
29.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的目的和任务,一是学习知识,二是从老师那里学习做人。然而有不少学生、家长甚至老师认为,在课堂学好知识就行了。于是,我们老是这样一条腿走路。一位在美国读十一年级的学生———矿矿,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和理性思考,讲述了他对课堂该是什么样子,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解。中国的教师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矿矿著有一本《放飞美国》的书,书中谈了他对美国课堂教学状况的切身感受。一位名叫爱波伦丝的女教师,将课上的很有生气,除了既定的课文外,还有不少课题研究、小作文及其它内容。在一次作文…  相似文献   
30.
一次作文课,一位教师布置的题目是《梦》,他让小学生们先围绕“梦”说一段话,即说话作文在不少学生发言之后,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举起手,站起来说:“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就想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说完,孩子们一阵哄笑。这位教师“好心”地说:“是的,我们的梦应该是崇高的、美好的,不能是大家都反对的、丑恶的”于是,他哭了,哭得挺伤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