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关于“疯狂天才”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以实证手段探讨创造力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对创造力与双相谱系障碍、精神分裂谱系障碍以及其他几种类型精神障碍之间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认为虽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精神疾患可直接带来个体较高的创造性,但两者之间(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生现象.适度的双相障碍症状和轻微的精神分裂症谱系人格特质与创造力有一定关联,而精神分裂症和严重的双相障碍则会损害个体的创造力.对于创造力和精神障碍存在的这一共生现象,文章从认知加工、遗传与脑机制、人格特质及发展背景几个角度回顾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32.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受多种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探讨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累积效应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可以从领域、与结果的关联性和稳定性程度等角度进行划分;危险性因素的累积效应模型主要有叠加、恶化、饱和及中介模型,保护性因素的理论模型主要有补偿、保护和挑战模型,但实际应用中较少考虑各类模型的整合;社会适应不良的干预趋向于采用包括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在内的多元综合性生态学方案。  相似文献   
33.
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754名中学生参加了本研究。结果表明:友谊与同伴接纳水平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一些低接纳的被试至少有一个最好朋友,而一些高接纳的被试却没有一个最好朋友。然而低接纳者在友谊质量的大多数维度上都明显低于其他被试。有无朋友、友谊质量和同伴接纳对孤独感的不同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论与Parker和Asher对美国小学生的有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所编制的孤独感问卷和修订的友谊质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相似文献   
34.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被试为754名中学生。结果表明,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可以用社会支持、陪伴与亲密感、满意度、惩罚和冲突五个维度来描述。五个维度均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给予中学生社会支持最多的依次为母亲、父亲、同性朋友和教师;中学生与同性朋友间的陪伴与亲密感、冲突、满意度依次高于母亲、父亲和教师;来自重要他人的惩罚依次为母亲、父亲、教师和同性朋友。高接纳组从母亲、同性朋友和教师处获得的社会支持及对母亲、同性朋友和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低接纳组;教师给予低接纳组的惩罚多于高接纳组。在四种关系类型中有互选朋友的中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陪伴与亲密感和满意度均高于无互选朋友的;无互选朋友的受到的惩罚多于有互选朋友的  相似文献   
35.
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26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考察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及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划分为退缩型、认知型、动力型、完美型4种类型,各占19.5%、21.1%、25.4%和34.0%.(2)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类型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在退缩型上,高中生所占比例高于初中生所占比例;在完美型上,女生所占比例略高于男生所占比例.(3)不同人际交往能力类型青少年的友谊质量呈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全国七城市共2352名中学生父母监控、人格和网络偏差行为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监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重点校学生父母监控的消极控制与反馈维度得分存在年级差异.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得分基本随年级升高而显著增加;(2)人格五维度、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呈显著相关,青少年人格可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和情绪型,其中和谐型人格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型和情绪型个体;(3)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7.
职业生涯探索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指个体在一定信念和态度的引导下,通过对自我和环境进行探索,不断协调自我发展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本研究以391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结果如下:(1)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存在学校类型、年级、性别和城乡差异。环境探索和探索意向维度表现出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职业生涯探索各个维度上的年级差异均显著;匹配度探索与探索信念上性别差异显著;探索信念、自我探索和探索意向上存在城乡差异。(2)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积极探索型、一般型和消极探索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6%、50%和24%。  相似文献   
38.
当前,不少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日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积极改善办园条件,强化办园特色,提供各种特色教育服务,如双语教育、艺术培训等。幼儿园教师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然而,幼儿园提供的这些教育服务能否满足家长的教育期望呢?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期望究竟有哪些呢?在全民关注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期望,能帮助  相似文献   
39.
青少年大都有自己的青春偶像,也许是才华横溢、经历非凡的社会杰出人士,也许是特立独行、有着几分叛逆的另类人物,也许只是和自己亲近的平凡人。偶像身上往往寄托着青少年对未来的梦  相似文献   
40.
依恋研究述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恋是个性社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二战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多,讨论日益热烈。了解西方四十年来依恋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焦点问题,对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