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22篇
科学研究   116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不同民族的文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形式和表现手法。这是因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各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的表现。它同这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特点、风俗习惯、民族传统、语言和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人民的口头创作中,不仅必然要表现出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才能,表现出他们描写生活、表情达意的独特形式和技巧;而且也表现出他们民族的性格和气质。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只有同本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够创造出为本民族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文学传统。从我省所  相似文献   
922.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明确办学方向,确定学校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我们坚持毛泽东教育思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我们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人材,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不是自发的,而是要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才能形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即是说我们“应该使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923.
读了苏位东同志的《严要适当》这篇文章以后,我們有些不同的意见。苏老师所提出的“严要适当”的论点,实际上是要放宽对学生的要求。按照苏老师的说法,儿童在課堂上可以搔头抓痒,还可以东张西望,小声说话。我們认为,上課时学生如果是身体需要而搔头抓痒,当然不算违反課堂紀律,而向外张望,小声说话那就不是身体所需要的了,只能影响課堂紀律,影响教师的知识传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該給以严格的教育。当然,教育的方式要耐心,不能簡单化,更不能“熊”一頓了事。還有  相似文献   
924.
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个人成才的关键不在知识起点的高低,而在善于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和把知识组成可以运用自如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首要的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蒋南翔同志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面包,而是猎枪。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25.
治水是周恩来政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调查法、文献法等来研究周恩来治水思想与实践,从治水方略、原则、路径、态度和精神等五个方面,对周恩来的治水思想加以梳理和述论,凸显其对于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当代科学、和谐的治水思想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6.
分析了基于教师工作室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已有的软件工作室建设实践,介绍了教师工作室的建设状况,并详细地探讨了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927.
高校人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录,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浓缩了高校历史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学校杰出人物的辉煌业绩,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思想、历史内涵。将高校人物档案作为校园文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教育、人文教育、科技教育等的资源,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传统起到固本清源的作用,高校人物档案在服务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928.
自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迅速形成较大声势和规模.“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等有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栏目和挂牌板块出现在电视屏幕和报纸页端.事实证明,新闻媒体只有走向基层、和群众零距离,才能向社会奉献电视精品和报纸力作,新闻媒体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青海省西宁电视台《夏都零距离》栏目多年的实践,对“走、转、改”如何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出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929.
谢鹏 《云南档案》2012,(6):49-50
本文简述了高校人物档案的特点,提出要通过推进高校人物档案资源建设,将高校人物档案引入信念教育、校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发挥校园文化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感染、启迪、熏陶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930.
英语专业群"1+X"教学模式下项目课程建设要从"X"模块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课程教学实施,并与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从而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