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始于90年代末期的大学教师任期制度改革可以说是日本高教界一次幅度较大的具有"震荡性"的人事改革.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均衡发展含义的研究 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源起自我国。国外学界并没有使用这一概念.而是将其内涵纳入到了“教育公平”当中。  相似文献   
14.
欧洲教育结构调整项目是由德乌斯托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共同发起的一场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运动。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体系、学科资格框架和课程的设计、实施、教学与评价等。它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真正实现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理念与课程设计的紧密结合,而且有助于真正实现欧洲高等教育趋同性和多样性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势差出发,论述了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女子教育实践产生了影响这三个方面。论文指出,清末民初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全方位展开对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确立、学制体系的建立、女子教育模式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8年5月,欧洲四国教育部长签署了《梭尔邦宣言》,呼吁欧洲各国共同为建设一个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而努力,这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文章分析了《梭尔邦宣言》出台的背景,以及到目前为止它对欧洲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日益凸显。对厦门市1 028名高中生赴台就读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相当部分高中生愿意赴台就读,并且以选择台湾公立大学中的名校为主,选择技职院校者较少;影响赴台就读因素主要是台湾高校本身及其专业的吸引力;调查也反映出高中生对台湾高等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台湾高校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台湾方面要想吸引大陆的优质生源,应出台真正能够惠及大陆学生的赴台就读政策。  相似文献   
18.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背景、进程与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建设一个开放的欧洲高等教育区成为目前欧洲各国高等教育努力的目标。本文从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及欧洲高等教育系统等层面,分析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深刻背景,阐述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具体过程,揭示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将对欧洲社会、欧洲高等教育系统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以19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以及年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并不高;(2)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但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闻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在孤独感的体验上较之大一学生更强烈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是作者以美国为背景对规模扩张时期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高等教育的界定、高等教育为谁服务、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问题所作的哲学层次上的思考与澄清,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今天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这场变化的实际仍有着理论指导意义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