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指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基于此,通过探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成因,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途径,即通过自我身份的重构,达到社会自我和个体自我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2.
案例教学法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试图探索、案例教学法用于技术经济学的可行性以及案例来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3.
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恰当地选择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课堂讨论模式、运用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等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此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还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有效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和政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理性思考,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进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环节。文章从课程建设管理者的角度,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应用到课程建设的管理实践中,并根据这一思想提出应区分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层次来进行建设,并要全面加强课程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6.
确定刀具的失效模式并不十分困难--只需取下刀具(特别是在刀具目前预测寿命的约30%和70%时取下刀具),检测该加工阶段的切削刃状况,并与本文给出的刀具磨损照片以及对失效模式的描述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7.
一、偏爱学生的表现 偏爱作为一种情感所引导的行为,表现为对自己所偏爱的学生,产生对人知觉上的光环效应,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情人眼里出西施”。好学生就一好百好,差学生则一无是处,自己偏爱的学生课堂上关心,课后照顾辅导,学业与生活上的关心都无微不至;对其它学生则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行为表现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深受教师的偏爱呢?一般来讲,被偏爱的学生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学业成绩优秀,学习兴趣浓厚,教学中能与教师积极配合的学生。②乖巧伶俐,善于领会教师心意,办事得体的学生。③性格开朗活泼、言谈大方,举止得体有礼貌的学生。④人格特征与教师的人格特征相似相融的学生。 二、偏爱的原因 偏爱是在错误认知和非理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偏执。  相似文献   
28.
赵志勇 《教育与职业》2008,(11):173-175
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期过程,文章以恩格斯提出的确立信仰的三个途径为依据,并根据中国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提出大学生信仰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必须考虑到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反向社会化倾向,必须考虑到大学生与实践、政治活动、理论活动的脱节及负面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摆脱信仰缺失的现状是个长期过程,高校的任务应是提高大学生哲学理论素养、加强大学与社会的有效结合,最终在理论和实践及政治活动相互结合中,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  相似文献   
29.
随着新思潮和思想不断涌入,传统的说理教育已不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注重人性化的人文情怀,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人文素养相对较高的人才。  相似文献   
30.
赵志勇 《教书育人》2009,(11):54-55
人们总希望能从技术层面上寻求解决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的方法,而远程语言学习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实践证明,虽然技术不是万能的,但在不同历史阶段内的新技术手段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侧面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远程外语学习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