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实践中,提出并实施了许多惠民的观念和措施,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劝农业、均贫富、禁末作、节用度等措施“抚百姓”,通过教令、教化、赏罚等方式“示仪轨”,通过“省官并置”、“亲贤臣,远小人”等途径“约官职”等。诸葛亮关于惠民的许多观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今天,仍然很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变危机为契机——论公共危机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无论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还是个人品德来说,都既有消极的方面又有积极的方面。在道德建设中,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引导和管理,让本身具有破坏性的公共危机变成道德建设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期待和自身重视程度、认识水平和自身实践需要、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能力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必须加强其践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教育方式上必须重视情理协调,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同时还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的检验和锻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和仁政传统,在惠民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天人相类”思想为基础,他要求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加强教化。在对贫富差距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限田”等有利于普通老百姓的政治主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和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董仲舒关于惠民的许多观念,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清文 《现代教育》2011,(Z1):29-29
新课改强调师生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求老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他们的益友。但要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在学生面前真实地展现自我,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中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惠民思想,主要包括要保障老百姓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要加强对人民的道德教化、慎用刑罚,要重视官吏的素质等。其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给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贾谊在深刻反思秦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施政应当惠民的主张,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合理选拔官吏,对老百姓加强教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和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今天,贾谊的这些观念,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修身思想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阐述了实践、反省等修养的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作用,并将"天志"作为修身的根本准则,墨家的修身观对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