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9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有的学生喜欢利用课间十分钟读书或做习题,他们不愿到室外活动,认为那是浪费时间。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相似文献   
22.
出汗与饮水     
在夏天炎热的天气里,有时即使不活动,坐在室内也会出汗,而一参加体育活动就更易大汗淋漓.诚然,夏天出汗是人体散热的重要途径,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但是,汗出多了,人体里水分丧失过多,就会引起口干舌燥,需要喝水补充,而且汗液的大量排出,还同时带走体内一些盐分,也需给以补充.在一些同学中间,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喝水习  相似文献   
23.
用72只雌性SD大鼠进行六周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分别在第0、2、4、6周末即(WK0、WK2、WK4、WK6)定量负荷运动前(A)、运动后即刻(J)、运动后3h(3h)取材,用ELISA法测试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试图在细胞水平观察IL-2和sIL-2R在整个免疫过程中的分泌功能和受体表达变化,以此来分析运动影响免疫功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后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sIL-2R的表达都呈现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应答性变化,但IL-2分泌量在WK0水平上下波动,而sIl-2R表达量则在WKO水平下波动。结论:IL-2和sIL-2R变化的不同步导致了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的降低主要是由于sIL-2R表达的降调节导致,但机体以IL-2的大量分泌来尽量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4.
白藜芦醇对大强度运动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强度运动后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 只两月龄SD 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运动+ 白藜芦 醇组,每组8 只,运动组在活动跑台上进行大强度跑台训练。实验持续8 周后,测试肾脏各项指标。结果:大强度运动可造成大鼠肾脏中MDA、总 NOS、iNOS、NO 显著升高,总SOD、CuZn- SOD、GSH- Px、cNOS、Na+K+- ATPase、Ca2+- ATPase 显著下降。补充白藜芦醇可使大鼠运动后肾脏中MDA、 总NOS、iNOS、NO 下降,总SOD、CuZn- SOD、Mn- SOD、GSH- Px、cNOS、Na+,K+- ATPase、Ca2+- ATPase 水平升高。结论:白藜芦醇可增强肾脏的抗氧化 能力,保持肾脏酶活性。提示白藜芦醇对大强度运动后肾脏功能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建立大鼠递增负荷的运动模型,探讨长期运动对机体血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次性运动后大鼠的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计数减少,随着负荷的逐渐增加,RBC显著下降,在第五周运动后降至最低;平均红细胞容积的变化则与红细胞总数变化相似,说明可综合RBC、MCV与血红蛋白来评定运动性贫血。一次性运动后即刻,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升高,然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运动导致机体脱水,血浆减少,血液浓缩,但这只是一种相对升高。五周递增负荷运动后血红蛋白含量有逐渐降低,在第五周降至最低,且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长期坚持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如果恢复时间不多,则会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下降,导致运动性贫血,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6.
以大鼠为对象建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及静力训练3种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持续6周的上述3种训练对大鼠心脏系数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持续训练组心脏系数增加(p〈0.05),光镜下心肌组织毛细血管管径增大、密度增加,电镜下心肌细胞线粒体体积大、融合、肌节变长;间歇训练组心系数增加(p〈0.05),心股细胞节缩短,局部可见肌丝断裂、Z线紊乱;静力训练组心脏系数增大仁无显著性意义,心肌细胞线粒体破裂、  相似文献   
27.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心肺功能现状及训练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保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良好体能,取得优异成绩,是当前高校运动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测试了高校若干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心肺功能及有关指标,以了解其体能状况,供改进训练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在每搏量及纵跳两项指标较一般运动员强外,其它大多数指标并不具明显优势。篮球、足球、田径、排球、击剑项目间比较,除足球具明显优势外,其它项目的指标与常人相似,提示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泵功能并不理想。建议高校运动训练应加大体能训练比重,注重训练的质量;应增加比赛、建立高校水平运动队竟赛制度,并可定期进行生理功能、体能等测试。  相似文献   
28.
运动训练能引起心肌发生生理性肥大反应,表现为心室腔扩张和室壁肥厚.失代偿性心肌肥大可能会诱发病理性的转变.大量致力于心肌生理性和病理性肥大信号转导通路机制的研究表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心肌肥大反应、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和细胞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通过综述蛋白激酶C参与心肌肥大心肌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延缓运动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信号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29.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功能改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玲  黄玉山  邓树勋 《体育与科学》2001,22(5):56-58,69
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基本功能,从运动后疲劳状态下,线粒体合成ATP速率和效率改变的角度,探讨了可能导致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运动中态4呼吸状态出现的原因可能有助于针对线粒体氧利用率降低的现象,找出有效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性的“体育热”、“健身热”有增无减,日益向社会化、家庭化、娱乐化、科学化、定量化发展。纵观各国群众体育现状,有如下特点。健身慢跑长盛不衰七十年代以来,慢跑热开始在一些国家出现,1975年,法国医生德尔贝克发起倡导这一锻炼活动,1978年在法国120个城市同时举办名为“心脏健康之路”的步行和慢跑活动,这条“心脏健康之路”逐渐伸展到美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有的国家专门辟有慢跑公园,各种慢跑定量化科学化的检测方法及公式也竞相出现,使健身慢跑更纳入科学定量化的轨道。健身慢跑简易可行,而且对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因此参加者由青壮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