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好狗当道     
当我们说别人做了什么无用之事的时候总会鄙夷的甩下一句:“瞎子点灯白费蜡。”  相似文献   
62.
2007年,一个并不遥远的年份里的一场考试,可能会决定很多教育理想的现实命运。对于已经在四省区进行实验的高中新课程,老师们的一致疑问是:“新课程好是好,就是高考会不会改?怎么改?”我知道,只要高考方案一天不明朗,老师们的迟疑就一天不会消除,课程改革也难以真正地“深入人心”。最现实的问题是,下一学年,代表了高中新课程最大亮点的选修课程,会不会因高考未决而处于徘徊状态?箭已在弦上。高考到底会怎样改革?能怎么改?我们除了等待、观望,能不能拿到桌面上来大胆想、大胆说?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政府的事,是课程改革者、教育专家、考试研究人员的事。而实际上,在一个民主和开放的社会里,像高考这样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民间舆论与智慧”往往是重要的决策力量。3月的上海,就先有了一场在高校中文系的学者们,包括率先实行高中新课程的3个省的有关人员之间的讨论。话题就是:“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性质是:“民间立场”。希望是:“反思、批判、争鸣、建设”。这将只是一个序幕。  相似文献   
63.
<正>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不仅如此,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相比,人  相似文献   
64.
传统课程理论的目标体系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首先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其次是能力的培养。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打好“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并认为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实际上还是把知识放在首位。然而,现代  相似文献   
65.
自从 1 95 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后 ,汉语拼音教学就成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 ,由于人们对汉语拼音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同 ,汉语拼音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曾经盛行的汉字拼音化的呼声 ,使人们一度迷失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方向 ,将其推至极端 ,以至于到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实验还走不出其强大的背影 ,仍然沿着这样的思路苦苦地努力着。 2 0 0 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对汉语拼音教学做了相当大的改革 ,如何理解和认识汉语拼音教学要求的变化直接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  相似文献   
66.
现代教育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既要具有自主、独立、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又要具备一定的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两大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传统的、凝固的文言文教学随着我国近代政治的内忧外患,以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外国经济的冲击,与现代的教育逐渐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无论是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方面。还是在培养能力、注重实用、面向并服务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文言文教学都无法承担起如此的重任,它与现代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与此相反。面向生活、以日常口头语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正好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现代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最终抛弃了文言文教学而选择了白话文教学。  相似文献   
67.
“训练”在语教学中曾经是普遍使用的概念。通过词源学和教育学涵义的考查,不同的教育流派也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为了解决过分注重思想内容分析和知识教授的弊端,语教学一度强调“训练”,但是由于忽视语学科的特点,导致了盲目的、高耗低效的机械训练。随着课程理念的发展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过程与方法等课程目标的变化,语课程改革不把“训练”作为核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68.
国外母语创新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教学在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处于核心地位,也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随着科技竞争的加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意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性,纷纷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并集中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方面。如何在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然就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下面仅就美、日、俄等国在母语教学中有关培养创造力的理论与实践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69.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语文教育思想郑国民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在中国教育史上大放光彩,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行知从深厚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出...  相似文献   
70.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一些地区中考语文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就是典型的体现。中考承担着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评价和为高中及其他高级中等学校选拔学生的任务,这评价和选拔的双重功能决定了中考至关重要,越来越引起更多的关注。因为它不仅是我国公民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未来各方面专业人才素质的基础,而且对于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决定意义的导向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关照近些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问题,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教育改革至关重要。一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