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21.
为满足社会对高校档案信息的需求,高校档案部门必须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数字化档案馆(室)的构建,对促进办公自动化和档案信息化工作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范围、目的,在选择研究程序、制定研究方法上应有所区别。比如,要研究鲁迅的笔名,只要查阅资料就可以了,而研究流行广告语,不仅要查资料,还要收集电视、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到街头考察广告,可能还要向居民做一些调查。但是,相对来说,各学科课题研究的程序大同小异,在此不须细说。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下几点。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一般课题(论文)的选题从哪里来呢,应该来自于疑问,也就是问题。比如你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矛盾冲突,或者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的来自于他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语文教材的文化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探讨语文教材文化的整体建构,二是借鉴西方文化研究范式考察教材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过,两条研究路径的出发点、文化价值观相互冲突,且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语文教材文化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依据"新文化观"对中国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进行重估。  相似文献   
24.
有一首儿歌印象颇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可是现在,书包俨然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意味。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最近出版的《公虎队》里有一段故事很有意思,那故事说:小学生汪小中的书包丢了,有个同学猜测可能是被人家偷去了,而另一个同学曹迪民却义正辞严反驳说,这年头谁会偷书包!偷那么重的一个书包天天背着上学,做作业,这不是自己让自己不高兴吗? 的确,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课堂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在学生的眼里已经变得令人生厌,连鲁迅笔下的  相似文献   
25.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领域,历代贤哲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到历代读书人总结出的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活到老学到老”,“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陶行知先生的“知行合一”办学理念,毛泽东提倡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三学(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向古人学语言,向外国人学语言),直到叶圣陶提倡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等,为我们勾勒出有关读书学习的一整套经验。这些对于…  相似文献   
26.
上海语文高考独立命题20多年。在题型的变化、分值的分布、选文的调整等多个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惯性和风格。课标是语文教育的指南,试卷是教育思路的风向标,含有一定的导向性信息;学生的答题状况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两者的反差就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应考效果的依据。不少教师把握住了这几年的语文教育与考试方向,在指导应考方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从对2007年语文高考试卷的分析来看,  相似文献   
27.
1.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2.从适应课堂,走到驾驭课堂,到现在的享受课堂,我经历着这样的成长。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课——开启联想之门。我们的想象能力天生就有,刚才大家由我的名字“桂华”想到——生(齐):桂花。师:我由骑自行车双手脱把想到鸟的飞翔。我们看到一个形象,听到一种声音,几乎都会产生联想。据说,青少年的联想能力是最强的。下面,我就出道题目,来试一试大家的联想能力。我画两个图形,你们每个人盯住其中的一个,一边想,一边把想到的东西写下来。附:板书师:可以是一个词语,一样物品,一种情景,一句话,一件事,想到什么写什么。…  相似文献   
28.
幻方是一种古老的、流行的数学游戏,由于幻方不涉及到高深的数学知识且趣味性强,因此,人们对幻方的兴趣至今未衰。  相似文献   
29.
2008年的高考似已尘埃落定,当人们的热情从关注考试成绩到公平录取,进而到是否能顺利入学之后,2008年的高考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本期,我们聚焦新课程与高考命题改革。以2008年高考语文作文、数学、英语写作为例,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2008年的高考试卷中哪些地方鲜明地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精神?各省各科的高考命题又呈现哪些特色?还有哪些尚待改进的地方?通过讨论,使高考命题更加有利于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拔,同时又更朝着课程改革的方向迈进,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30.
过去,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教材”,现在,人们提倡“用教材教”,这样,如何使用语文教材就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研究。本期刊发三位老师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看法,可供读者朋友参考。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第九期的话题是:口语交际教学教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