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新特点、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在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中,呈现出实行分类评估、调整不同评估主体职能分工、赋予高等院校以质量保障的主要权责、重视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成效、注重定性描述信息等新特点。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宜突出评估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发挥各类主体的创造性,增强高校质量保障的主动性,加大对内部质量保障措施、学习效果以及投入成效的评估力度,提高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评估专家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制度和健全对评估工作的评估、评估成效反馈的机制。  相似文献   
8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众化在“量”的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并使高等教育公平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即入学机会总量增加,但区域失衡和阶层分化加剧;成本分担逐渐多元化,收费标准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凸显;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形成,但资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相关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突出,地方和高校的自主性尚未充分发掘;高等教育公平逐步由“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应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尽量缩小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规范、鼓励和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
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协调和改善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可能脱离中国的特殊政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国际大环境。这项制度建设既要充分吸收西方大学制度的合理内容,又要植根于中国国情,应具有普适性、时代性、效率性、法治性、多样性等特征。目前,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已基本明确,但具体建设内容需进一步研究细化,应当把改善政府宏观管理、完善大学领导体制、优化大学组织结构、保障大学民主管理、制订大学章程、推进大学专业评价作为重点。在制度建设推进中,要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要抓关键环节,重点突破;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尽可能减小改革的阻力;要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84.
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由于对我国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服务性质在认识上存在歧义,对财政支持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监管等缺乏共识,在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资助民办高校发展等问题上,至今仍众说纷纭。本研究从财政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依据、国内现状、国际比较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钟秉林 《科教文汇》2005,(11):33-37
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对大学内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架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及今后大学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架构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协调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就目前中国大学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架构而言,如何改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存在的失衡状况,是学术界和大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6.
On-LineIdentificationofGrindingBurnandWheelWearBasedonGrindingChipsThermalFlowShiJinfei(史金飞)ZhangXiaoling(张晓玲)ZhongBinglin(钟...  相似文献   
87.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的重要起步阶段,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回顾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具有了良好的规模、结构、制度与环境基础。面向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继往开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是:构建分类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革命,深化高等教育的集群发展战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在新时代教育评价理念指引下,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8.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是党和国家对建国50多年来高校领导体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和高校性质、根本任务与管理特点的有效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实行党委领导下的…  相似文献   
89.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营造优良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多样化地探索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0.
迎接新世纪挑战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接新世纪挑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钟秉林钟秉林,男1951年生,北京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7年获南京工学院硕士学位,1994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副校长。现在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委高教司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