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构建兼有组织变革和制度重建的双重属性,因而适宜于用组织新制度学派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的实际,文章认为学术权力的制度构建应采取需求牵引和供给推动相结合的行动战略,充分发挥国家、学者、协会、其他精英与社会运动等各类制度性能动者的支持作用,从整合制度的符号性要素、相应的组织活动与物质资源等层面协同行动,以期形成制度合力。  相似文献   
22.
美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变迁及相互作用,凸显了公立大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期待.作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典范,加州大学确立了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和办学取向,积极开展多种教育推广项目,持续扩大办学规模,科学实施招生录取,努力调控收费增长,加强学生经济资助,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全面保障教育品质,切实培植多元文化,在促进弱势阶层子弟向上流动方面展现了有力的作为和良好的成效,获得了公众的好评.加州大学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强化促进社会流动的价值认同、促进国家相关政策的变革创新以及加强大学相关制度建设与政策行动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3.
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乱象主要表现为大学在组织目标设定、权力结构安排、资源利益分配、组织整合机制等方面趋同于行政机构。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来看,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大学在来自环境的合法性压力下趋同于行政化的制度环境的一种"制度性同形",它反映了特定的制度规则、文化框架与利益博弈对大学的共同制约。政治与行政层面的规制性要素、扭曲了的规范形态和文化—认知性规则以及行政主导的资源与利益配置,分别构成了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制度归因、深层文化根源与关键利益触媒。  相似文献   
24.
教育行政伦理发展关乎我国教育行政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有效实现则有赖于以教育行政伦理的生成机制、选择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伦理发展实现机制体系之形成。  相似文献   
25.
我国博士生培养条件与机制分析: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大幅扩张,规模已有超越美国之势,但在师资、经费等资源条件和修业年限、淘汰率等制度安排方面同美国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意味着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存在巨大的风险。有鉴于此,我国须在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问题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监控机制,严把质量关,一些特殊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亦不妨考虑"外包"操作。  相似文献   
26.
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是两种不同的大学管理理念、制度与实践,在中外大学史上各有其相应的案例支持,甚至出现在同一所大学的不同历史阶段。在大学共治的变革背景下,两者之间亦有相通之处和彼此转换的可能,关键是不能过于狭隘地理解教授所治之"学"、过于僵化地看待不断变化中的教授治校。本着求同存异的包容态度和辨证分析的基本立场,不妨将二者视为教授参与大学治理这个连续谱上的不同两点,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适用空间及彼此间的兼容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弥合学界的相关理论分歧,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管理的多样性与个性化。  相似文献   
27.
大学行政化:内涵、生成与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
现代大学内部高度分化、异质化的组织文化构成大学管理的重要文化背景,往往会引发大学管理中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通常表现在大学行政管理主客体以及领导层与下属之间的科层主义文化与民主自治文化之间,以及学术文化内部不同学科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大学的管理者需要从努力建构人文主义的学术文化、选择和落实"外儒内道"的行动策略、打造"和而不同"的大学组织文化格局等方面着手以促进大学文化的调谐。  相似文献   
29.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推行的改革,从制度层面正式确立了以教授治校为具体形式的大学学术权力制度,进而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从此次北大改革实践来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构建有必要在积极营造良性制度环境的条件下,从确立学者主导、民主管理的规则与规范体系,培植“学术为本”的大学文化—认知,建立独立、权威的学术权力机构,到建构学术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组织行动逻辑等方面协同行动,需要通过专家型大学校长和学者群体等关键制度性能动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学术权力从观念形态向制度实践的升华.  相似文献   
30.
陈金圣  陈相明 《华章》2007,(9):84-84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社会职能之一,我国地方高校在此领域长期滞后,因而有必要从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机构的改革、运行机制的创新和激励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来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的内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