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风中的人     
新学期第一天,教室里闹哄哄的,分别了一个暑假的伙伴们兴奋地谈论着假期的见闻。突然,教室里静极了,我抬头一看,教室门口飘进来一条白丝裙——个身材高挑脸庞白皙的女孩。她轻盈地走上讲台,莞尔一笑,脸上两个酒窝像洁白的梨花一样亮丽。“我叫徐颖,因为爸妈工作的原因,转到这里来了,希望能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说完便向同学们行了一个漂亮的军礼。教室里开始沸腾  相似文献   
12.
1.由不变量找相等关系例1 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风速为24千米/小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飞行路程.  相似文献   
13.
汉、隋两代的酷吏虽然在执法严峻、效忠国君、治理有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汉代酷吏的惩治对象主要是地方豪族、奸吏猾民、盗贼和谋反者,隋代酷吏的惩治对象则主要是吏人和无辜者,这种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隋代酷吏刑罚更残酷,执法更偏颇,品行方面污点更多;惩治对象、刑法特点和皇帝个人因素也造成西汉、东汉和隋代的酷吏结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不健康会带来许多心理疾患;反过来,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酿成多种疾病。就像有人说的身体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教师必须合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着重探讨了研讨式教学、诵读式教学、讨论教学法和形象教学法四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微课的普及给中职教育创造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不仅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还给师生互动带来了全新的平台。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将微课视频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展现出电工知识的特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金花 《学周刊C版》2023,(7):133-13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容易给学生造成枯燥、无趣之感,而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教学生活化实现的途径:注重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落实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入题目背景,探究其多样的解法,认识其问题的本质,总结问题的规律,是深度学习的根本.在解题中探究与发现通性通法,注重以“不变”的方法来应对“万变”的数学问题的思路,教给学生理解数学本质的范式,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究方法的理论支撑,让学生先“知其然”,而后诱发学生去探究其“所以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素质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更重要的任务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和人格,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生命价值的升华,感悟作品中流露出的人文精神,其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救育就值得重视和提倡。  相似文献   
20.
在汉朝最初的百年之间,统治者所采纳的统治思想大体上是从黄老思想转向阳儒阴法。这种变化既与黄老、儒家和法家三家思想各自的特点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统治者个人的特点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