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霍益萍在《上海教育》2014年第18期撰文指出,高中是学生面临的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也是社会人才分流的第一道闸门。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最大的"成长烦恼"莫过于想知道自己是谁,想干什么,可以做什么。高中学校承担着"提供选择、教会选择"的双重任务。所谓"提供  相似文献   
22.
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写道:“……1917年5月,教育界和实业界黄炎培等48人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职业教育。”此中提出两个问题:一、职业教育由实业教育改名而成;二、改名的时间在1917年中华职教社成立后。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中国近代实业教  相似文献   
23.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从关注制度层面转向重视中小学教育质量和课程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增设“多样化途径”课程,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4.
从精英到大众:对中国高中教育历史性转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从1922年出现高中,至今正好是80年。80年来,中国高中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我国高中在校学生为31.8万人。截止2000年,我国高中在校学生已达2500万,是1949年高中生总数的78.6倍。进入21世纪以后,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决定在2000—2005年间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其目标是:到2005年,我国高中在校学生总数将达到4000万;全国高中入学比例平均将达65%,其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和省市将普及高中教育。这一发展…  相似文献   
25.
蔡元培(1864—1940),名振,字孑民,浙江绍兴人。早年,他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走的是所谓“科举正途”,官至翰林。但是,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唤醒了蔡元培,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把他推上了反对封建教育的革命道路。1907—1911年,蔡元培首次去德国留学,以后他又几次去外国留学和考察各国教育。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进步给了他极深的印象,坚定了他学习西方教育的决心,并为他正确评价中西文化,吸收西学、批判中学,引进新学、改造旧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先后就任第一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这种较高的社会地位使得他学习西方教育的活动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6.
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今年九月开始,国内已有不少省市的普通高中陆续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从了解到的情况看,相当部分学校的校长、教师感到开设这门课程很难,不知怎样实施。笔者以为,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从总体上把握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此,笔者想根据自己在一些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验的感性认识,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  相似文献   
27.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   总被引:153,自引:0,他引:153  
研究性学习 (在国外称主题研究、项目课程 ) ,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 2 0 0 0年 1月 ,上海地区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拟订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稿 )》,已经明确地将研究性学习与学工学农学军、劳动技术以及社区服务结合在一起 ,共同构成“社会实践”课程 ,列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据调查 ,今年 9月 ,国内有 1 0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从笔者接触到的情况看 ,课程改革实验省市学校的校长、教师基本上还不了解这门课程 ,更不知怎样…  相似文献   
28.
多样、开放、灵活:普通高中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单一的办学模式已与学生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形成矛盾。当今,国际视野下的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已站在全民终身教育的高度,将改革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高中教育阶段,强调与社会相联,以适应适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每个学生的需要。对我国中长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规划,应以办学模式多样化为切入点,整体重构高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9.
<正> 一中国师范教育萌芽于戊戌变法时期,而高等师范教育却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2年初,清政府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拟定学制,重建京师大学堂。张百熙在《钦定学堂章程》中,将高等教育分为三段:大学院、大学专门分科、大学预备科及各省高等学堂,师范馆即附设在末一段内。当时,各地兴学伊始,不知“何年而学生方能次第卒业,”大学堂没有生源;同时,全国各省、府、州、县书院纷纷改为新式学堂后,教师亟缺。为此,张百熙决定首先在京师大学堂办速成科,分二门,一曰仕学馆,一曰师范馆。师范馆专招旧式的举贡生监,考生由各省选送,三年卒业。毕业后,“原系生员者准作贡生,原系贡生者准作举人,原系举人者准作进士,……准作进士者,给予准为中学堂教习文凭;准作举贡者,给予准为小学堂教习文凭”。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三日(1902.10.14)京师大学堂举行招生考试,师范馆录取首批学生56名。这是中国近代首批高师学生。1904年,清政府重新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在这个章程中,师范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分  相似文献   
30.
教育视野     
▲让网络带给学生们创新精神 当前我们网络教育的目标还是学生的基本应用技能,而不是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个工具在学习中要达到的实践目标。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举办的比赛,大多数是学生网页制作的比赛,我们注重的是这些作品中是否运用了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学生运用网络创造出来什么,探索到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