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84年6月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等单位,在北京育才学校联合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数学、自然课教材教法讨论会”。主讲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兰本达教授及其他几位中外学者。 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三十几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在讨论会期间,“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创立者兰本达教授,用科学严谨、有条不紊的教学步骤,丰富多彩、设计巧妙的教具和实验,向代表们演示了小学自然课的教学方法,从而  相似文献   
22.
23.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逐步从恢复走向了正常的发展道路。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  相似文献   
24.
本套地理教材的编写成员是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学教授、中学地理特级教师和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的专业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其中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的 6位核心成员 ,保证了教材编写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编写的。在贯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的基本理念的同时 ,我们始终坚持以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 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地理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基…  相似文献   
25.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即将颁布,这标志着开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回顾这十年的课程改革路程,感慨万千!我们有激动、欣喜,有迷茫、彷徨,更有思考后的坚定。不管怎样,在这条课改的道路上,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背负的“行囊”越来越重。因此,在课程改革新的起点上,很有必要稍作停顿,将“行囊”进行盘点,并加以选择,以利于更好地前行。  相似文献   
26.
27.
按照本课程的总体构想,本课程内容包括: “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三个主题(可以看做一级目标)。每个主题的内容都由二级和三级目标构成。下面对以下三个问题做出解释:第一,每个主题的总体构想是什么?第二,每个二级目标设定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三级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28.
自1995年开始,国家教育部组织力量制定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中各学科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是其中之一。199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随后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又对此大纲进行了修订,于2000年2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地理大纲)。 新地理大纲是一个改革与创新力度很大的文件,对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乃至高等师范地理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笔者认为,新高中地理大纲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的理念 …  相似文献   
29.
与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相比较,本单元在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面,有较强的综合性;二是从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来看,“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是一个新的提法,它把以前放在部门经济地理中的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作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来理解,从而打破了学科体系,突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根据对这一单元的上述总体把握,在编写教材时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