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校本研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它重在推进工作,其成果将首先聚焦在中小学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等整体水平的提高上。总结一年来区域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工作,主要的收获与进展  相似文献   
82.
顾泠沅 《现代教学》2012,(Z1):22-24
校本研修在我们国家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校本"强调的是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应当基于学校;"研修"从字面上来说,一个"修"字,其实概括了中国人所谓的"修身养性",它有主动发展和缓慢涵养的意思在里面。以下谈谈我对校本研修渊源的认识,介绍些关于校本研修的科研项目,以及通过联合调研对校本研修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83.
顾泠沅 《上海教育》2011,(19):12-12
课堂改革转型其实就是回归课堂教学本原。今年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其中有三个要点跟课堂有关。一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上海提出要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这个奠基除了在认知方面,还有个性发展、人格发展等其他重要方面。我主张哪怕是抓认知,也要讲科学效率,把时间腾出来才能保证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Teachingstrategy),近年来在教学设计领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比喻说,如果把教学设计的前两个环节,即确定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初始特征当作医生弄清病理、诊断病情的话,那末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就是开处方对症下药了。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策略的选择和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号召日益受到重视,学校教育理应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观念的这种变化必然伴随着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学策略的改进,现举其重点如次。激起学习动因的策略。可挖掘多种可能,如以具体形象或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事实上学生对教学情境的体验,不只靠知识和经验,常常还带着情绪  相似文献   
86.
教学任务的变革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仍然是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学习活动也紧紧地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人们似乎广泛地认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是来自教师、书本和课堂,只有能够言传的才是知识;人们没有意识到知识中的默会成分是人类的另一种知识,在不经意间忽视了默会知识学习。学习概念的变化、对默会知识的关注,将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打破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让学生学会在多种情境中学习,这不仅是在学校阶段,而且是整个终身学习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87.
本刊9B的“当代教师”推出了《促进校长专业化,追求办学实效性》的话题。上海三位中小学校长用平凡的语言揭示了抽象的规律,用形象的事例阐明了深刻的道理。针对三位校长的发言,顾泠沅教授分别进行了点评,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校长正在成为现代学校师德建设的引领者、课改实践的探索者和专业发展的身体力行者。  相似文献   
88.
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人们终于回归到一个共识:基础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课堂是个小社会,课堂里的各种现象如同社会一样复杂。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9.
要我谈我的博士论文,似乎得从我研究理论的缘由谈起。经常置身于学校与课堂之间,有利于及时了解、掌握教学第一线的各种新鲜经验。首次使我感奋的,是多数教师的如下反映:基础教育存在着几个关键时期,抓住这些时期,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成长作用显著;错过了这些时期,以后弥补十分困难。这些时期,至少包括学龄前的启蒙期、小学中年级的自我意识形成期和中学低年级的思维发展飞跃期。1986年,我曾与美国原任教育协会主席布卢姆(B·S·Bloom)交流,当谈到这一点时,竟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说:“我在西方搞  相似文献   
90.
卷首语     
<正>21世纪什么样的教师最受欢迎?答案很明确,除了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平等、宽松、幽默的风格,敬业爱生的思想素质以外,我认为还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时代型与知识型的完美结合。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必定仰慕他的特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