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体育   6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建本科院校质量工程与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发  李彬  张林  王怡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35-37,47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实现本科教育扩张的主要基地。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建设的新观念、新思想,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实途径之一。通过对精品课程在教育质量工程中重要作用的阐述,讨论了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在教育质量工程中实施精品课程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2.
分析和运用有效的学习理论,是决定教学过程效率的核心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控制过程,在认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组织者和学习者都在通过系统的相互作用,趋近共同的目标指向。描述性和规定性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关系的研究,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中最为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3.
用不同的多模奇偶相干态光场构造了两种不同的四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oe(4),Ⅵ>q和态|ψoe(4),Ⅶ>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oe(4),Ⅵ>q和态|ψoe(4),Ⅶ>q的等阶N次方Y压缩特性.结果发现:1.在相同的条件下态|ψoe(4),Ⅵ>q和态|ψoe(4),Ⅶ>q具有相同的等阶N次方Y压缩特征,即它们之间存在压缩简并现象.2.当压缩阶数N为偶数时,a.若Nj(?)=±k(?)π(k(?)=1,2,3,…)时,两态恒处于等阶N-Y最小测不准态;b.若N(?)j=±k(?)π+π/2(k(?)=1,2,3,…)时,这两态可呈现“半相干态”效应;3.当N为奇数时,在相同的条件下,这两态可呈现以下几种效应:a.第一正交分量可呈现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b.第二正交分量可呈现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c.可处于等阶N—Y最小测不准态;d.可呈现“半相干态”效应.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元认知概念,阐明它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作用和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5.
强度高斯分布对多模偶相干态高次振幅压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多模泛函偶相干态的等幂次振幅压缩特性,结果发现:当压缩次数为奇数时,两正交相位分量可呈现互补对称的等幂次振幅压缩效应,其压缩程度、压缩深度及压缩幅度与压缩次数、态间叠加几率幅、各模的经典强度和经典相位的空间分布函数等强烈地非线性关联.进一步研究发现,对由经典强度为基模高斯分布的两个三模光场构成的多模泛函偶相干态,其压缩特性与理论分析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6.
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对滞后,今后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特色,抓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材、教师队伍、机制建设等内容,并在实施中处理好三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7.
利用多摸压缩态理论,研究了由多模相干态|{Zj}>q和多模虚相干态的相反态|{-iZj}>q这两者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Ⅶ类两态叠加多模加态光场|ψ7(2)>q的广义非线性高次和压缩效应.结果发现态|ψ7(2)>q是一种典型的多模非经典光场;在腔模总数q与压缩次数N这两者之积为偶数亦即qN=2p并且p=2m+1(m=0,1,2,3…)的条件下,只要各模的初始相位和q∑j=1()j满足了一定的量子化条件,则当态间初始相位差与单个多模相干态光场的总和平均光子数两者之和θpq(R)-θnq+q∑j=1Rj2]在一定的闭区间内连续取值时,态|ψ7(2)>q的第一和第二正交分量分别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高次和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68.
建国以来,中学物理教材的变更发展,经历了“照搬模仿、独立自主、十年动乱和改革开放”等几个重要阶段,在几经变迁中逐步完善,形成了现行教材的风格和特点.新教材把物理学的科学体系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把扎实基础、学以致用同人才的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把科学素质教育同思想品德教育相融,是一套适合于中学生身心特点和便于教学的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69.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真空态|{Oj}〉q和多模虚相干态|{ihj}〉q这两者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Ⅸ类两态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2)9〉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对态|ψ(2)9〉q的广义非线性N次方Y压缩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压缩次数N取奇还是取偶,只要各模的初始相位ψj(j=1,2,3,…,q)和态间的初始相位差(θ(I)pq-θ(o)oq))分别满足一定的量子优化条件,态|ψ(2)9〉q的第一和第二这两个正交分量总可分别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奇数次和任意偶数次的广义非线性N次方Y压缩效应;(2)、本文所构造的态|ψ(2)9〉q与文献[11]构造的态|ψ(2)5〉q,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别呈现出"N次方Y相似压缩"和"N次方Y压缩简并"现象.  相似文献   
70.
爱因斯坦(Alioerl Einslein 1879——1955)以彻底的创新精神,创立了相对论(reluticily,)引起了物理学一场革命.虽然爱出斯坦确实培你们对记之父,但对于相对记的创十,另外一些科学家也曾做出过历史的贡献.本文试就狭义相对沦的历史起源作以简要回顾.一、牛顿力学的矛盾爱因斯坦称之为Speeieal theary fo relatucity (狭义相对论)的东西给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不过,相对的基本思恩却象伽利略和牛顿力学一作古老.牛顿力学研究粒子在力的作*下运动,一个粒子可观为一个质点.它的运动是由该质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作为时问的函数来描述的《假定工问你时间这两个概念已很熟熟悉,尽营难以给它们下一个适当的定义).牛顿虽然相信色对空间,但他也认识到人们无法描绘出物体在绝对空间运动的路径,因此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道:“我们使用相对小面非绝对的位置和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