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5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深切哀悼,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9日14时,全国各地的学生举行集体默哀仪式。同学们身着素装,整齐地站立在国旗下,神情严肃。悲伤写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在那透露着忧郁的眼神里,我们读到了一种对于灾难同胞的哀痛;从那透着坚定的眉字间。我们感受到一种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自信。  相似文献   
42.
[问题呈现] 一教师教学《晏子使楚》(人教课本第儿册),选择拓展了4篇短文,短文的拓展阅读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43.
【教学案例】《一夜的工作》在情境描述、情感表达、语言运用上有不少独到之处,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独特,并使其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呢?一教师作了有益尝试。师: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就是总理的办公室,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为什么?生:上面是豪华吊灯,下面是高级地毯,四周是新颖的壁灯,总理用的是高级办公桌椅。因为他是国家总理。师:走进总理办公室,你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再轻声读读,与你想像的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生自读、圈画、思考)生:总理办公室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一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44.
当我们把课堂提问纳入关注视野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每个教师都熟练使用的教学手段,还有什么好探讨的?提问,每个教师都会。却不见得每个教师都做得好。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毫无准备地随口发问,学生顺水推舟地信口作答;教师毫无重点地随处发问,学生不知所云地全面作答;教师毫无目标地盲目发问,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作答。这样的情景难免让人忧心:课堂提问还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45.
人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感品质上,良好的语感品质又主要体现在语感的丰富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清晰性上。因此,语文课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感品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46.
作为教师,教学中总不免会出现失误;作为学生,学习中也可能出现差错。这些,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它可让教师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可让学生吸取教训,避免重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  相似文献   
47.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3,(10):27-28
加强语感独特性的培养,可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世界;可引导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对生活,对世界进行自主的剖析和描述,使他们在运用语言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让天性自由放飞。——让个性自由放飞。——让情思自由放飞。  相似文献   
48.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3,(2):102-103
教学片断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都有哪些人吗?   ……  相似文献   
49.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5,(17):16-17
词语是汉语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它具有组合灵活、内涵丰富、运用方便等特点。文章中词语的性质和意义,不是借助外表形态的变化来显示,而是在上下文具体的语境之中,让读者去灵活地感悟的。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意义不同,不同的读者对词义的领悟不同。因此,重视词语学习的研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其内在形象,体会其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50.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难题呢?我认为除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观察积累,坚持读写结合外,重视到作文教学中“寻找”素材也是有效的。 一、从指导中“寻找”。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次作文,从出示文题到作文结束,学生都处于紧张的思考、情感的体验之中,难也好,易也好,忧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