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教育   5540篇
科学研究   1760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769篇
综合类   628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11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93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Newtonian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in na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ield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geophysics,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Although G was the first physical constant to be introduced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o measure accurately so far.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eleven precision measurements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have been performed, and the latest recommended value for G published by the 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ATA) is (6.674 08 ± 0.000 31) × 10−11 m3 kg−1 s−2 with a relative uncertainty of 47 parts per million. This uncertainty is the smalles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CODATA recommended values of G; however, it remains a relatively large uncertainty among other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e G measurement, and introduce eleven values of G adopted in CODATA 2014 after 2000 and our latest two values published in 2018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相似文献   
72.
[目的/意义]安全问题是当前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大众及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而安全情报是保障安全的必用之宝,故安全情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思辨法,从安全科学学理角度出发,论证基于安全科学视角解读与界定安全情报概念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探讨安全情报概念的由来与演进趋势,并分析安全情报的涵义。[结果/结论]从安全科学学理角度看,从安全信息到安全情报的安全管理新认识是提出安全情报概念的根本动力,安全情报概念的总体演进趋势是从分散到统一。同时,从系统安全学角度看,安全情报是指所有影响系统安全行为的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73.
丁文姚  李健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2):118-128
[目的/意义] 探索期刊论文科学数据引用特征与规律不仅有助于描述学科领域对科学数据的利用情况,还能够揭示学术成果表达中的数据引用模式。[方法/过程] 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6种期刊2017年与2018年第一期刊载论文为样本,结合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的引用元素,采用内容分析法从9个维度对样本论文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进行数据编码,应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科学数据引用特征并探索不同维度特征间的关联关系。[结果/结论] 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论文广泛引用来自国内外的统计整理类科学数据,对期刊论文中个人研究科学数据的引用量较大;科学数据引用标注方式与科学数据类型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但多样化的标注方式缺乏统一性;二手引用现象较为突出,二手引用程度与科学数据创建者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74.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 estimated 17.9 million people die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ach year, representing 31% of all global deaths. 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CNAP) is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long-term CNAP monitoring with the daily use of current devices due to irritation of the skin as well as the lack of motion artifacts suppression. Here, we report a high-performance skin-like opto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ed with ultra-thin flexible circuits to monitor CNAP. We introduce a theoretical model via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for predicting the precise blood pressure and suppressing motion artifacts, and propose optical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stable optical measurements in terms of skin-like devices. We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blood pressure acquired by invasive (intra-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for >1500 min in total on 44 subject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maximum absolute errors of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7/±10 mm Hg, respectively, in immobilized, and ±10/±14 mm Hg, respectively, in walking scenarios. These strategies provide advance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techniques, which would directly address an unmet clinical need or daily use for a highly vulnerabl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75.
以课程设计梯次递进,形成进阶、深化、精练,精准引导培养学生强烈的目标感,构建了培养学生执业能力、发展能力、创新意识的产出三阶分类和相应的评价体系,总体提出了忙学生的一流课程建设方案、教学设计关键要素.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忙起来必先强教师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设计强教师、忙学生,过程考核忙教师的课程教学行为与环境,分析了一流课程建设需要学校配套的管理环境,说明了建设本科一流课程教师工作量与忙学生程度的实例,表明强教师、教师投入程度是建设一流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
《开元天宝遗事》为宋前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重要史料的笔记小说,学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洪迈认定为伪作,并否定其价值;二、《四库全书总目》以苏轼《开元天宝遗事四绝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为证,为《开元天宝遗事》辩护。经考证苏轼所作诗与此书无关,"张彖指杨国忠为冰山语"亦见于孔平仲《续世说》,与司马光同时,疑另有渊源。《四库全书总目》观点不足取,洪迈之说当可信。洪迈之言记录此书较早成书流传情况,且《遗事》的成书与流播,反映了早期笔记小说成书过程中不断被增扩的轨迹,进一步印证《总目》所言有失。  相似文献   
77.
78.
网络社会对人们生活的正负面影响及带来的社会一系列的问题,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艰难与复杂,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所取得成绩的总结与创新,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为今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台湾地区图书馆实施RDA的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了其筹备工作、具体开展情况,以及RDA开展调查结果。并总结了台湾地区图书馆具体实施RDA的经验。结合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借鉴台湾地区图书馆相关经验,对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具体使用RDA规则开展编目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既要熟练掌握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紊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