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语文新课改已经推行七年了,应该说,这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深得人心的。新课改理念要旨有三:1、面向所有学生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2、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充分放权,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感悟、体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3、通过教与学,达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实现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使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2.
关于《山中访友》一文的主旨思想,一般都认为是表达了作者时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分析了《山中访友》“山里的众朋友”——老桥、树林、山泉、瀑布等意象,并引用《与朱元思书》《天上的街市》《桃花源记》等课文的主旨思想来旁证,认为《山中访友》一文并不仅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期待.  相似文献   
103.
“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原生态”就是最初的生态,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破坏的自然本态。在原生态中,生物的一切特征和习性都是天然所成,生物与环境呈现着一种天然的和谐。“原生态作文教学”概念的提出以及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最近几年的事,以“原生态作文”为关键词在“baidu”上搜索。相关网页近八万。从网上可知,  相似文献   
104.
现在,成语运用题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中高考试卷。但从答题情况看得分率较低。究其原因,是对成语意思不理解,未能掌握解题的方法。那么,如何解答成语运用题呢?一、细分析,掌握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1.前后矛盾如:两个月后的今天,我将作为一名莘莘学子走进考场,参与人生的重要一搏。“莘莘学子”的意思为众多从事学习的人,显见,与句中“一名”一词矛盾。  相似文献   
105.
<正>泰兴市洋思中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兴办,九十年代崛起,二十一世纪得到不断发展的一所农村初中,现在已成为中国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旗帜之一,其独创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经验的核心与关键,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最为精彩的演绎。  相似文献   
106.
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外文期刊为对象,建立馆藏西文医学期刊文献文摘数据库。通过对馆藏西文期刊资源分布的调研,提出数据库来源刊的选择、数据加工和数据整合的指导原则。文章概括了数据库结构、类型、规模和特点,系统介绍了数据库的检索特点和服务模式。同时,强调了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刘金玉 《班主任》2007,(2):36-37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确是如此。不信,请看:一、“洗碗”与“教育”吃完饭,必洗碗,这是常理,否则,时间长了,碗里会生出细菌,即便洗,也是难以洗净,必须借助清洁球等硬性“抹布”,这对碗来说,是一种可怕  相似文献   
108.
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外语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新《教学大纲》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改革课程设置,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教师要通过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9.
刘金玉 《学语文》2006,(2):21-21,48
美育就是以美育人、以美立人为宗旨的审美教育。美育在青少年成长中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手开发智力、培育创新能力。当前青年学生心理建构中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对美的感受力。繁重的学习任务,单调的日常生活。应试教育对其思维模式的限定,都使得学生对天地自然的美、对平凡生活的美。甚至对文学作品的美,失去了敏锐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110.
打造和谐课堂.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 和谐,是世间万物的共同追求,小至微生物,大至宇宙,无不处于追求和谐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