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简述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和课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复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对体育和德育的重要性多有论述,然而最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是他的以开民智为目的的科学教育思想,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地质找矿大讨论活动,就是要在地质找矿战线上开展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地质找矿大突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是关键。目前地质科技人才队伍的青黄不接,严重制约地质找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加快地质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勇于冲破传统束缚,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创新培养人才,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本文以安徽省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现状为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5.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结构功能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探究高校突发事件爆发的原因,既要关注高校系统内部要素的矛盾,同时又不能忽视高校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系统的思维是解决高校突发事件的前提和关键,在应对策略上既要增强高校系统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又要把握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综合动态地进行研究,全面整体地进行规划,这样才能使治理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西门子PLC及其组态软件在氧气顶吹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组成、网络结构、系统功能及其特点.该系统自运行以来,各项功能正常,设备运行稳定.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了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 ,一是学会求知的能力 ,二是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 ,三是学会共处的能力 ,四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即学会做人的能力。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五、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六、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八、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 2 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 ,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一 普通中学课程改革引论 (一)知识、儿童、社会: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 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科学成果及其体系,或者说人类知识总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需求和提供的可能——这是对学校课程起制约作用的三个  相似文献   
20.
综合课程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别综合课程的种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区别其作用。例如,有些类型的综合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提出知识的一个清晰的画面,市另一个目的却是便于综合性的学习。在那个基础上,对各种课程类型来说,作用是特定的。然而,也可以说,实际上各种课程类型并不是必然独立的;从理论上说,它们应当是互为补充的。综合材料的介绍应当促进综合思维;综合的学习经验应当有助于适当的认知结构的发展。事实上,如果说一种课程类型能够或者应当代替另一种课程类型,这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