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校办公室在高校管理机构序列中,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左右协调的枢纽作用,并且要为领导科学决策及贯彻落实这些决策,办好高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有益的工作建议,做好参谋助手,为完成这些工作,就必须搞好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2.
文学理论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内容上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授话"为师生"对话"、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3.
池莉的《烦恼人生》等描写烦恼的三部作品,以凡人琐事为题材,以平实而质朴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本色生活,揭示了普通人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坚韧的生活力量,因而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4.
为’96届大学毕业生提供择业就业咨询服务的“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查询系统”开通不久,已收集到了大量全国和各企事业、各种所有制用人单位的供需信息。  相似文献   
85.
训练要求:材料·主旨参考题一:我的初一生活[题目解说] 诗有诗眼,文有中心。这个题目是要同学们抒写“自己对学习生活的真实感受”,时间范围是“初一”,写作对象是自己,取材地点在  相似文献   
86.
吴坚 《湖北教育》2004,(11):35-37
有的学生畏惧数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畏惧数学符号,感觉它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很抽象。的确,数学符号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数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逐渐形成的,所以对现在接触它们的小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认识符号、记忆符号、应用符号和创设符号的能力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渐进发展。  相似文献   
87.
高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整个高校德育体系重要的关键一环,它关乎高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现有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在实行过程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研究新的现实问题,探讨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8.
别林斯基称文学批评为“不断运动的美学”。本文主要从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文本意蕴的无限性 ,批评的个性差异 ,多种批评方法的运用 ,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变化以及创意性误读等六个方面论证其“不断运动”性  相似文献   
89.
东南亚汉语人才培养不仅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其发展现状呈现出战略需求、实用价值和协同教育的特征.以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分析汉语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素养与胜任力并重的培养目标;技能与专业课程协同发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内容;实践导向的论文写作基准.从中发现汉语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实战能力较强,社会影响广泛,但也存在诸如专业建设薄弱、学术研究平庸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0.
现代民主社会对于个体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重视,而道德素养则是人文素质中的核心内容。德育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学校教育的重心所在,高校尤其要加强德育,只有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21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把实现这一蓝图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和驱动力,才能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成才,肩负起社会转型的时代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我们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各种变化对高等学校的德育不断地提出新的挑战,促使我们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以迎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