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科学研究   6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大规模定制生产中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需要通过大规模生产阶段的模块化设计和定制阶段的延迟设计共同来实现。文章分析了大规模定制各阶段的生产特点和知识类型,指出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和内涵,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大规模生产阶段和定制生产阶段中的知识共享模式和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将大规模定制生产过程与知识共享结合起来加以探讨,为大规模定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知识转移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内化机制和保障机制;继而提出面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由认知阶段、搜寻阶段、传递阶段、吸收阶段、创新阶段和反馈阶段构成,并构建了过程—因素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案例分析,说明本文主要结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分裂断层是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的热点.为此,将分裂断层引入创新网络嵌入与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中,探讨网络分裂断层的直接作用机制及调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企业网络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均与其突破性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2)网络关系分裂断层会...  相似文献   
34.
[目的/意义] 隐性知识流转网成员相互依存、彼此合作,构成复杂的共生生态系统,研究为隐性知识流转网形成健康、稳定的成员共生关系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运用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分析了成员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和共生模式,运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规律和演化过程,推演了演化均衡点和稳定条件,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互惠共生是成员合作的最优模式,成员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与成员共生系数和最大知识规模相关,知识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知识规模影响成员知识增长速度和路径。成员共生系数受到合作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方面的影响,成员的知识贡献程度、价值共创水平及知识还原程度对成员双方共生演化稳定状态的知识量有积极正向作用,竞争因素抑制了成员知识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35.
企业知识能力的可拓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知识能力的评价问题,分析企业知识能力的评价维度,构建企业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企业知识能力评价的物元模型,并结合实例运用可拓工程方法对企业知识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通过研究,提出基础资源能力、知识运作能力、知识机制3个主要评价维度,设计1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企业知识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可拓综合评价能够得出待评企业知识能力的综合水平,并且可以反映待评企业的知识能力在不同维度上的竞争优势与差别。  相似文献   
36.
在对创意团队特点及创意方案内涵分析界定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发酵理论#提出并构建了创意发酵模 型.结合创意发酵模型对创意团队创意方案形成过程的酝酿、萌生、发展以及形成等4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创意发酵微观过程及其知识活动的角度,首先揭示了各阶段中的创意菌株涌现机理、择优弃冗机理、适应进 化机理以及动态深化机理,进而从整体上揭示了基于SECI的“知识转化——创意方案形成”机理.最后,提出了提 高创意团队创意能力以及促进组织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在探讨供应链知识及供应链知识转移的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认为供应链知识转移中存在隐式转移和显性转移两种方式,并提出供应链知识转移中的推拉模式.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和揭示1999-2008年我国科研管理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期刊和图书是该领域成长和壮大的文献基础;近十年该领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九个知识组织构成,其知识结构在前后五年发生了统计学上的极其显著变化.同时,利用Netdraw软件绘制该领域知识结构演化的图谱,分析并揭示了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39.
基于惯例视角的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合作所产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随着团队运作的不断成熟,团队知识创造行为会局限于已形成的惯例、程序和观念,限制了成员创新行为的选择,产生团队核心刚性,导致团队创造力的下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基于惯例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团队创造力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稳定策略,探讨有利于合作知识创造的成本、收益分配机制以及监督与惩罚机制,并通过数值分析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有序和持续演化提出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40.
微观视角下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梁  张庆普 《科研管理》2018,39(8):110-119
无人机产业发展关系我国国防军工核心能力建设以及数字化低空产业经济的构建。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布局,我国无人机产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无人机产业的深度发展与其军民融合水平评价体系建设紧密相关。目前学术界对于军民融合水平评价研究还只停留在宏观层面。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和模糊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从微观视角开展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的理论方法。首先进行无人机产业军民融合问题的数据采集、数据编码和饱和度校验,确定融合水平影响要素的理论模型,然后将影响要素的选择性编码和主轴编码分别作为4个一级指标因素和15个二级指标因素输入,基于德尔菲方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因素输入的权重确定和融合水平的评估。最后文中完成了3家国有无人机企业军民融合水平的实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意见。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也可拓展应用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其它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