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61.
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财经类学生存在厌学现象,这与学生知识基础、自身素质有直接关系,与院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亦有一定关系。要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需从学生、教师、学院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2.
63.
正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学宝库流光溢彩。古典诗歌可谓瑰宝。继承、弘扬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我们国民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古诗词鉴赏类试题在语文试卷中常常占有一席之地。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历年中考中  相似文献   
64.
正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说明身体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在快速成长和发育阶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显得更加重要。(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帮助我们预防和抵抗各种疾病。(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能力。(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控制体重,保持健美体形。(4)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消除学习紧张带来的疲劳和精神压力。(5)体育锻炼,可以增进  相似文献   
65.
高质量的教育亟需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场域、发展要素和发展保障等层面深度契合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强调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场域、突出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品性、注重专业教师和专业学校的融合共生,彰显了浓厚的时代意蕴。但在具体实践中,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则面临主体角色迷失、目标定位失衡、课程支撑不力、评价导向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突破现有困境须以学校为主体,从更新主体观念、构建进阶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师评价及完善保障制度等层面深度推进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优质性。  相似文献   
6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中国故事“讲什么”“跟谁讲”“如何讲”的现实问题。文章着眼于国际传播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分析了高校外语专业教材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用外语精准表达中国故事、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求同存异、包容互鉴中进行平等对话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深讲透中国故事的能力,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7.
北欧的现代家具设计具有简洁、舒适等特点,在世界家具设计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介绍了北欧家具设计风格在历史沿革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对其部分家具设计作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的家具设计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8.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克服活动形式单调、专项投入不足、专业指导欠缺、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等困难,促进法学专业教育的实施和法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实现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9.
张文超 《中国出版》2022,(23):23-26
文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使命与功能的历史性转变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应站在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进行认识再深化和创新探索,正确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论与史的关系、古与今的关系、中与外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0.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得整齐划一的思想状况已经不复存在,学生思想状况也随之产生丰富而复杂的变化。个人的思想状况不尽相同,文章针对如何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一个正确认识,如何适应改革开放,适应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问题作出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