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试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适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发展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会有无限生命力。通过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意识到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没有为自己定好位,也没有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只有充分做到这两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会扬起生命的风帆。  相似文献   
112.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张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桂春 《教育科学》2003,19(1):17-20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对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对我国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它促使我们变革旧有的教育观念,重建现代知识观,确立学生中心的师生观,反思错误的学习假设。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当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不俗表现清晰地折射出它的思想张力。  相似文献   
113.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途径仍以城市化转移就业为主。单一性的城市化转移就业途径在城乡经济发展的新趋向面前已暴露出种种弊端。因而,该群体的就业途径、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迫切需要走向多元化,而其前提条件便在于多元适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14.
2003年10月14日至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有40多家刊物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赵德强、荆世华、赵翰章、刘明、涂乃登等部分刊物界的前辈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交流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115.
国有企业职工培训机构要向先进组织形态发展,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通过对现有的领导模式及弊端分析,现代国有企业培训机构领导者角色定位为变革代理人,品牌设计师,专家培训师,"仆人"式协调者,持续发展者多重角色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16.
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生存境遇与发展瓶颈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普遍关注。教育学者从人力资本状况、促进转移的教育与培训实施策略等多个视角已经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农村转移劳动力个体身心特点、发展诉求,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对个体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已有研究在关于教育与培训对象的针对性、社会发展对教育与培训的影响性、教育与培训实施的系统性几个方面尚存在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17.
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包括互助式心理探究、互助式心理暗示、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训练和互助式心理辅导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8.
芬兰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青年失业问题仍是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2006年3月芬兰政府出台新的教育与培训政策来促进青年人的就业,具体内容包括:开展青年实训场活动、设置专门的机构支持青年就业、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等。  相似文献   
119.
2003年10月14~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大连召开。40多家刊物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部分教育期刊界的前辈赵德强、荆世华、赵翰章、刘明、涂乃登等应邀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交流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120.
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解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桂春 《教育科学》2005,21(4):29-3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由结构决定的自组织的循环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错误和失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个体或群体为了保持有机体的适应与生存,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