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470篇
科学研究   280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122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29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美国学术界对高等学校成本和学费问题的研究成果,在制度上仅表现为NACUBO提供的成本分析模板和两份国会报告,但是,如果站在制度推进和成本分析对治理结构的影响角度来分析这些成果,则会发现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理论和社会意义.美国十年来的高等学校成本和学费分析至少获得了三个重要结果:一是改变了民众对高等学校收费水平不断飚升的情绪性反应;二是推进了高等学校成本分析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三是,美国高等学校的成本分析是否可以成为撬动高等学校成本控制改革的杠杆,虽然是一个未知的结果,但是,已经有一些现象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72.
闻笛     
朱梅 《现代语文》2006,(7):123-124
中华明曾经在汉唐两代十分有魄力地对西北大漠地区进行过持久的强大的征战。汉代有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勒石燕然山,让后人念念不忘。当汉王朝在东汉末奄奄一息的时候,有一个叫蔡姬的女诗人写过一篇叫做《胡笳十八拍》的作品,她的人生是悲剧性的,《胡笳十八拍》的内容又何尝不是苦涩的呢。终其汉代,征战不断,胜败相间,留下胡笳一曲,真有一种“曲终人不见”的意味。胡笳这种乐器据说从西域传来,听它的声音,沉实苍凉,音调变化不大。汉的苍凉全在胡笳曲中,直到今天大汉风度依然如同一曲来自远方的哀歌,随风飘荡。唐代的征战与汉代向北发展不同,它关注的目光是在广大的西域地区星罗棋布的诸各小国的动向以及在沙漠绿洲中孤立的军事据点的安危,从而保证漫长的丝绸之路东段的血脉畅通。  相似文献   
73.
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虽然大多数教育家认为问题求解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结果 ,但在教学设计研究中却很少涉及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问题。本文的探究力图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认为 ,问题可以分为良构问题 (well- structured prob-lem)和劣构问题 (ill- structured problem)两大类型。良构问题是指限定性条件的问题 ,它具有明确的已知条件 ,并在已知条件范围内运用若干规则和原理来获得同一性的解决方法 ;劣构问题的特点是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的条件 ,这些条件不仅不易操作 ,而且包括某些不确定性因素 ,如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对求解方法是必要的 ,如何将它们组织起来 ,哪种解决方法最为合适等等。对于这两大类型问题 ,本文分别讨论了学习者问题求解的模式和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支持学习者问题求解技能的发展。良构问题的求解模式是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而劣构问题的求解模式则是基于一种新兴的劣构问题求解理论、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74.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牛津小学英语3B》中的Unit4第一教时 ,本单元核心教学内容是“询问时间” ,要求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数词1—12以及时刻表达法What'sthetime?It's…o'clock.它与下一单元紧密联系 ,是为此学习做铺垫的。本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作用 ,依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方面 :能听懂、会说数词1—12。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What'sthetime?It's…o'clock.Shallwe…?It'stimeto…Youcan…2 技能…  相似文献   
75.
76.
"无为"与无为教育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呢?下面这个例子或许能说明:一次,邓小平在某百货商场为孙子买了两打铅笔和两打橡皮,并对营业员解释说:"铅笔是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的,橡皮是让他们改错的。"实际上,他用铅笔和橡皮说明了老子所说的"损益"的道理。很多人对老子  相似文献   
77.
去年的春季,学校举办了一场规模较大的运动会。全校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这次活动,尤其是入场式比赛,它能展现出一个班的精神风貌,因此各班都在积极准备,争取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78.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对于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紧缺、结构矛盾突出、素质急需提高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但要真正发挥"特岗计划"的实效,必须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举措,从而有效加强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79.
《二泉映月》是一篇内涵极其丰富的课文,主要描述了阿炳创作此曲的过程及乐曲所表达的内涵。其中品读感悟乐曲内涵的描写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80.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位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爱祖国。编者安排这一篇传统课文,其最大的用意便是让学生体会人民爱总理,总理爱人民,人民和总理亲如一家这样的情感。如果课堂中没有浓情的洋溢,学生则无法走进文本,即便有字词的训练,那也只是流于表面,那种语言为情感服务的最大妙处,恐怕他们是难以体会了。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