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2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基于细胞生物学的视角,借鉴物质跨膜运输,提出组织间知识跨膜转移的新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与组织间知识转移,构建组织间知识跨膜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的概念模型,其中知识被动转移细分为知识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主动转移过程细分为知识泵与知识协同转移。最后运用概念模型解析丰田汽车公司案例。  相似文献   
52.
高校影像资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收集、整理、加工、发布、宣传这些影像不但可永久保存宝贵瞬间,还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内涵和传统。文章从目前高校影像资料的现状入手,提出高校影像志建设实践的意义与目标。  相似文献   
53.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创业者人格特质视角切入,对15个互联网新创企业的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创业者人格特质、社会网络、创业拼凑和创业学习对创业产出具有积极影响,并构建了社会网络和创业拼凑的双路径创业产出模型。研究结论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拼凑理论有重要贡献,对挖掘创业产出的影响机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4.
从细分创新过程角度进一步对科技创新活动呈现“高投入、高产出”特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实际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科技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成果转化过程,以16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其2016—2021年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此外,考虑到八成研究对象分属五大城市群,进一步按五大城市群分类进行企业创新效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两个过程的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动方向一致,但技术研发过程的综合效率明显低于成果转化过程,其中规模效率较低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市场规模与创新能力不匹配是导致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五大城市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5.
56.
描述了一款低价小型机器人视觉系统。系统由Om7620 CMOS彩色相机模块、LPC 2148 ARM7处理器等其它外设组成。其中Om7620能够直接输出数据图像信号,在不需另外配备采集卡能够实现高速采集图像的采集和处理;LPC2104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多种图像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了《内燃机》课程定位与课程体系结构,并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实践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论述了《内燃机》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在已取得的教学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燃机》精品课程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58.
众创空间是支持新创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探讨众创空间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经科技部备案的已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1902家众创空间作为研究样本,采用R语言工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创空间的平台合作环境、创业培训环境和金融支持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人才绩效和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供给环境对新创企业的资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入驻团队类型在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其中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类型显著正向调节技术供给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的正向影响;科技人员创业类型显著负向调节平台合作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的正向影响;留学归国创业类型显著正向调节创业培训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类型显著负向调节金融支持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从新创企业绩效提升、创业团队选择众创空间及众创空间建设方面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9.
60.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因素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进一步突显的过程。“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1]。学校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展开的。作为学校管理灵魂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开启人的心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一、组织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其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