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王芳芳 《学周刊C版》2014,(9):125-125
如今,新的课程理念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始更多地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这样的教学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为小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方式、方法的传授又必须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为前提。只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我们才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传授学习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2.
作家戴荣里先生,集建设者、亲历者和观察者于一身,被誉为"铁路作家佼佼者",其作品《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从认识论的高度,以详实的资料、新颖的形式充分论证了中国高铁其事、其人、其功,用理性的笔触,表达了对高铁的深挚之情。  相似文献   
93.
王芳芳 《成人教育》2014,34(12):16-18
由于国家政府及企业对成人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度不够;个体选择成人教育的意愿不强;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不畅通;成人教育形态与普通高校的"同质化"等因素造成我国成人教育吸引力不强。我们需要通过完善成人教育发展的支持性政策体系,特别是确定成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加强成人教育的内涵建设,在彰显特色中搭建与其他形式教育"无缝对接"的桥梁,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创新成人教育的授课模式等途径来提升成人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4.
在期末测试中,把实践题作为试题的一部分,注重试题的实践性,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关注  相似文献   
95.
霆哥外传     
王芳芳 《初中生》2005,(34):38-39
霆哥者,非叱咤风云、有雷霆之势的大男子,乃本班一眉清目秀之小女生也.因其酷爱男装打扮,致使老师第一次叫她时说"那位男同学,请你……",其轰动效应不逊于唐山大地震,故全班同学自此称之为"霆哥".  相似文献   
96.
那年孟浩然作为一名社会闲散人员,跑到王维的办公室聊天,不料撞上皇帝来视察,情急之下躲到了椅子下面。又没练过缩骨功或者东洋忍术,当然藏不住啦,皇帝问:这是谁呀?王维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说,是孟浩然。原来是著名的大诗人,把你的诗给我念一些吧。皇帝很高兴,因为唐朝时候从皇帝到平民,大家都很热爱文学与音  相似文献   
97.
加强学会建设 提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学会》2015,(2):56-57
本文以新疆气象学会为例,以社团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为背景,分析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98.
王芳芳 《海外英语》2015,(1):209-210
《生命的礼赞》(A Psalm of Life)是美国诗人享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的作品,是一部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杰作,曾被翻译为多个汉语版本,诗歌所传达的正能量鼓舞了许多中国人努力奋斗,不断进取。该文以黄新渠先生的汉译本为例,从韵律、结构、选词、修辞等方面对其译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
传统的外语教学,教师主要有两大作用。首先,教师是"知者",也就是说教师既是语言知识的源泉,又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师有权力来决定学生该学什么和怎样学。其次,  相似文献   
100.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成本的上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人格完善、生涯发展、家庭责任等问题突出,这就需要高校、政府、社会对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本文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模型的理论构建,探索贫困生科学解困工作的工作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