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普通教育领域中的各科教师都力求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采用较为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此,对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手段等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做了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不过,唯有对如何将精心研究过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借助较为完满的手段(如板书的设计)科学地传达出来,艺术地再现出来这个实际问题探究不多.为数不少的教师忽视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板书,造成实际教学中板书的“自由主义”现象,如布局杂乱无章,书写满板抄录,或盲目照搬名家设计等等.从总…  相似文献   
72.
73.
学科教育目标主要是由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而教学要求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规定: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听话、写话、阅读、作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教育目标,体现了“渗透”教育性思想性的精神,较明确地表达出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关系,对学生的思想伦理和非智力因素都作了质的规定,涵盖了语文教育的知识、能力、智能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德、社会的要求等不同方面。而且与  相似文献   
74.
随着中小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利用多媒体授课已成为许多教师的选择.多媒体对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几种误用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5.
导数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目前导数概念的导入情况,基于此提出了引入这一概念的三点建设性意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6.
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背景,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通过研究和实践,分析、阐述了基于专业建设的创新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建设模式,为其他学院的团队建设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7.
王雅萍 《现代教学》2013,(7):113-114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育人价值,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对文本中人物品质的感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把握生命,从而提高个体生命的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深感对一线教师进行生命教育指导的责任重大,为了进一步了解语文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情况,最近,我在全县小学语文中年级教研活动中作了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问卷调查。现把问卷获取的信息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在全国掀起一股红色旅游的热潮,到革命圣地瞻仰、参观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越来越迅速.延安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72%,全市境内现有革命旧址35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珍藏文物3万多件,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遗址群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79.
教学评价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也是中等学校学科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在中等教育中,语文科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对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全方位、立体的综合评价,确立评价的内容,建立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深化评价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一、语文教学评价含义和内容分类的思考语文教学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因素构成,从提出目标、接受目标到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80.
《尊严》是人教版(四下)的一篇课文。 从两年的教学实验来看,教师教学这课的效果不很理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对教材的理解有关,主要是把教材中的“尊严”涵义虚化和概念化了。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反而会使学生陷入另一个误区,就是把一个普通人的普通形象“高、大、全”化。最近我尝试着和同事们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