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947篇
科学研究   593篇
各国文化   35篇
体育   167篇
综合类   139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4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2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42.
“问题解决”,是具有明确的目的,并有认知成分参与的一系列心理操作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人在面对问题之时,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以期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历程。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  相似文献   
43.
44.
45.
白丽娜 《考试周刊》2014,(60):127-128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只有构建快乐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舒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初中思想品德课从其学科内容看,是学校德  相似文献   
46.
一个企业家,他的理想有多大,抱负有多大,胸怀有多大,那么他的企业就能做多大。仅四年时间,龙福公司就在徐茂强的创新领导下,在一片煤矿塌陷地上建起了集炼油、发电、煤炭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山东龙福油页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填补了山东省油页岩炼油、发电史上的  相似文献   
47.
元曲的巧体种类很多,极尽新巧,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本文介绍四种,以飨读者。一、短柱体在元曲中,有些曲句两句一韵,每句往往有两韵到三韵,这种体式被称之为“短柱体”.这种体式最有代表性的是虞邵庵的《折桂令》。“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度)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旧(欤),”这是一首记述三国时期蜀汉之惠的曲子,曲中  相似文献   
48.
王燕  白翠青 《辽宁高职学报》2004,6(2):128-129,145
目前我们一些从事学生品德教育的人员大多局限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阶段。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就高职学生必备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阐明若干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使品德培养工作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据、有理。  相似文献   
49.
我曾经在报刊杂志及小说中多次读到以刘禹锡《陋室铭》为格律填写的“铭”文,这些“铭”文虽然都有些调侃的意味,具有喜剧的效果,但都对某种积弊深重的社会现象予以嘲弄。我们从中感知这些作者尽己之匹夫之责的赤诚之心,也说明了《陋室铭》一文强大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刘禹锡一生坎坎坷坷。进士及第后,既在朝中任职,又在地方和军中任过小官。这样丰富的经历使他对中唐藩镇的骄横、宦官的专权、朝政的腐败、人民的困苦都有所了解。他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幼年时就得到江南著名诗僧“孺子可教”的赞誉。但他早年并不甘心当一个文人,而是希望在政…  相似文献   
50.
廖平,原名登廷,字旭陔,又字勗斋。1852年二月出生于四川井研县一个农民家庭。1879年5月,也就是二十七岁时改名平,字季平。一生致力于经学研究,其学术思想由于经历了六次重大变化,故又曾自号四译、五译、六译先生。于1932年在乐山病逝,终年八十岁。纵观寥平经历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经受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