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1.
南京农业大学面向“九五”期间农业重大科研项目和农村发展需要,凝炼组合了6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立了“民主管理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学科建设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了学科管理,优化了学科梯队;输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产生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升了优势学科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1107名毕业博士的职业选择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导师指令性规范对博士学术职业选择具有直接影响;顶尖学者的示范性规范、学术成果获得、学术能力的知觉控制、学术职业经验知觉控制则通过学术职业意愿对博士职业选择行为间接产生影响;职业意愿对实际职业选择行为有48%的预测度和解释力,职业意愿并不能直接代表博士实际职业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干预博士职业选择行为的路径。  相似文献   
43.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且毕业博士向非学术领域快速溢出的背景下,博士生教育面临学术培养范式与职业路径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强化相关的职业发展支持,以促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发挥知识领导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以促进生物医学博士职业发展多元化为主旨的博士生教育实践——科研训练经历拓展计划,其特点在于将博士培养与职业支持手段相融合.本文通过分析该案例的实施路径与特征,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教研相贯通的博士培养方式、博士生培养实验等方面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文章基于弹性系数的视角,探究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完成扩招后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在指出科层式学术组织不适应跨学科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现有跨学科组织新型模式--矩阵结构组织和虚拟结构组织在跨学科研究上的缺陷,并认为这两种组织类型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用.进而对这一虚实结合模式的组织设计和运行进行了初步构建,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组织建设模式,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相对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或省域分布构成的横向分布结构而言,高等院校在行政区划层级上的纵向分布结构的分析同样能反映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及其教育公平的实质体现。我国的高校在纵向分布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政治中心群聚现象。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国家重点高等院校、民办院校等在北京、省会城市以及地级市以下的城市中的数量分布,清晰地显现出我国高校在国家和地方政治中心城市的集聚,造成了政治中心城市有大量高等院校的拥堵局面。我国的高校纵向分布结构应该逐渐从政治中心群聚转向经济中心群聚,并具备多元中心分布的前瞻性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7.
建立农科专业学位制度培养农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专业学位是我国学位的一种类型,同我国现行的硕士,博士是同一层次,同一水平,但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为保证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抓好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培养环节,加强课程,培养基地和教师队伍等教学基本建设,建立和完善招生考试,质量监控评估等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8.
科学评价博士生教育质量对于引导和推动博士生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政府主导的输入质量评价、事业性机构参与的输出质量评价、学生主体视角的过程质量评价及多元主体介入的发展质量评价。基于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沿革的梳理,提出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发展启示:一是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回应不同主体对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诉求;二是关注毕业博士群体,从毕业博士视角反思博士生教育状况;三是构建科学可行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四是适当公开相关评价标准和数据信息,切实发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效用。  相似文献   
49.
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不完全统一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产生了负向作用。对学术学位及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在制度、模式和标准上的依赖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长此以往,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培养极有可能被锁定在无效率状态之下。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内生性与外适性机理出发,探寻促使其路径优化的系列纠偏措施——对内纠正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多方因袭,对外摒弃对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盲目模仿,以期完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下半叶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推动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一个以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新时代。本文基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内在规律,提出一种“学科性公司制“的科技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