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平与效率是实现财政分配的重要政策目标。旨在通过对负所得税制度的研究,实现所得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融合,达成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实施负所得税制度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提出负所得税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2.
本文旨在从多媒体的定义和功能上探讨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分析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学生和老师明确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课堂使用的时机,从而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授课。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其主体地位。通过收集多媒体在英语课堂的实际应用资料,本文分析使用多媒体的问题和技巧,得出多媒体被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运用多媒体的度;2.注意英语内容在多媒体上的设计;3.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标准的框架下,“教劳结合”被赋予了全新意义和内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沿革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教劳结合”相互促进与理论发展的特点,并为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生命力激发与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了实践背景与理论支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时期意义要把握劳动教育思想的融合、教育政策的变革以及劳动教育管理实施的统一;面向未来劳动教育,关注“物质劳动”到“非物质劳动”实践意义的突破,提高认识,明确劳动认知;坚持“五育并举”革新指南,坚守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主体,教师教育做“领头羊”,推动未来人才输送科学实践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目的/意义]质量模型为质量评估提供统一的术语和指导。然而,目前的质量模型存在术语不一致、适用性差等问题。尽管W3C和一些标准化机构也推出了一些数据质量知识表示模型,由于这些模型属于质量顶层本体,更具有通用性,不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让这些标准化的数据质量知识表示模型能够在特定领域有所应用、减少应用的门槛已成为一项挑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如何构建一套标准的、一致的以及适用的质量知识表示模型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采用溯源法对DQV以及其他4个质量模型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出质量模型共有的核心要素并组织为数据质量概念模型,从而解决术语不一致的问题;其次,针对数据质量提出一套建模方法,即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自底向上地构建一个标准的、适用的质量模型;最后,以语义准确性需求作为案例,利用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质量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六步骤的质量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对质量模型进行术语标准化;其次,提出的建模方法为用户提供一种思想,即如何应用和扩建现有的顶层质量模型并构建适合特定领域的质量模型;最后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