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陶颖  邹纯龙  周莉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7):110-115
[目的/意义] 建立农民工信息寻求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帮助农民工提升信息能力,加快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进程。[方法/过程] 通过对30位农民工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农民工信息寻求影响因素,认为农民工信息寻求影响因素分为个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分为农民工本身原因和信息寻求渠道;客体因素体现为信息源;环境因素为信息寻求保障体系。[结果/结论] 个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者之间彼此会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农民工的信息寻求,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积极的变化都会相应推动另外两个因素随之产生积极改变,当三者之间出现良性互动时,农民工的信息寻求能力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构建政府数据开放程度的评价体系,为政府合理进行数据开放提供参考,并为相关学者进行数据开放的定量研究提供测量手段。[方法/过程]运用权力理论分析政府数据开放的理论基础,从权力主体和相对人权利两个角度入手,结合已有开放数据特点和政府开放数据评价研究设计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验证该体系的可用性。[结果/结论]构建的政府数据开放程度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体系中数据准确性的权重最大,政府支持及其政府数据安全保障其次。为合理地进行政府数据开放应该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数据准确性,并加强政府的投入力度和数据安全保护。[创新/价值]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开放数据影响因素的评价,缺乏对政府数据开放程度的关注。本文以开放程度作为切入点,依照指标的重要性,构建量化的评价政府开放程度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