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部中小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西部中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以及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创新管理对策和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郑季良一、高校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高耗能产业群(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形成了众多的供应链关系,应进行供应链协同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视角研究高耗能产业群供应链协同管理运营系统的建设,主要就几个基础性问题如供应链系统构建、运营模式、流程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表明,该系统的建设不仅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高耗能产品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目标是实现价值流的增值,即提高产品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和综合效益.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协同论为指导,提出产品协同和产品价值流协同的概念,构建基于价值流的高耗能产品协同效应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以某一高耗能产品为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产品不协同生产与协同生产2种情形下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高耗能产品循环经济协同效应及其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产品绿色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增值状况,可以为深入研究高耗能产品的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耗能产品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的重点,需要系统研究其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建设与节能减排协同效应的关系。运用价值流分析方法和欧氏空间坐标系分析方法构建产品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及其协同效应三维分析模型。以一高耗能产品为例,分析各项技术的节能减排原理、效应以及技术体系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该三维分析模型对于深入研究高耗能产品的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建设与节能减排协同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耗能产业包括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四个行业中的众多产业,具有产业集群的初步特征,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具有形成高耗能产业集群的潜在前景,有利于高耗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认识,对基于循环经济的高耗能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意义、形成条件、网络模型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属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将从降低能耗、物耗减量、副产品利用、三废再利用、生态产业链这五个方面,对我国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一些特色和典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高耗能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耗能产业间复合系统。为分析研究高耗能产业间复合系统的循环经济协同度演变状况,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收集我国冶金、化工、建材、火电4个典型高耗能产业2005—2014年相关数据,将4个产业两两组合形成6个复合系统,实证分析该复合系统的循环经济协同度演进。研究结果显示,高耗能产业间复合系统的循环经济协同度演进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协同度水平是有差异的,其中冶金与其他3个高耗能产业的协同度较好,而火电产业与其他3个产业的协同度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9.
当前,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是企业尤其是高耗能企业面临的两项重要工作,二者之间的协调度演进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和水平。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我国钢铁业3家先进企业宝钢、鞍钢、武钢,收集了2009—2014年期间的企业相关资料和数据,从纵横向实证比较分析3家钢企的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协调度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3家高耗能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的协调度均不断提高,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对科技创新影响较大,对节能减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