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讲究数学思维教育方式,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不断受到思维方法的具体熏陶、感应和体验。如何设计导语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悦而又亢奋的氛围中,自然而又亲切地进入新课,对提高课堂效益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既然,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的外层运动着,那么,为什么不同原子的电子可以相互配对、组合形成分子呢?这是化学家长期来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原子是怎样形成分子的。为了更好地阐明原子怎样形成分子,应该先从原子内电子的运动状态谈起。一、电子在原子内的运动状态众所周知,电子有微粒和波动的双重性质,后者在原子内运动时表现尤为突出,具有单色平面波的特征。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区系与区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区系不是区划,而区划更不等于区系,两者有着原则不同。昆虫区系是针对某个特定地域的昆虫相,分析研究这一地域昆虫的种类、组成、成份、比例及其结构等,进而深入探索该地域昆虫相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以及与其它地域昆虫区系的关系和相互间的关系。而昆虫区划则根据地质历史、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及昆虫区系成份分析和结构的探讨,对于一些有关地区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分类,进而合理地分级、归类、确定区界。所谓区系成份就是分布的属性,各个类群的区系成份就是各个类群的分布属性,每一个类群都有每一个类群的分布属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VP1基因C末端与表达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收集不同时间段的菌液进行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的VP1基因C末端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高效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16kd,而且重组菌诱导裂解物可在16kd处看到一条特异的蛋白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阴性对照未出现表达条带,而且重组菌在IPTG终浓度为1mmoL/L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提取和裂解包涵体后,进一步纯化表达的目的蛋白,可获得纯度达70%以上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5.
西藏的边缘效应与昆虫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环境相连接的地方,或两类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区,往往存在着人类尚未认识的生物物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常称之为"边缘效应"。西藏具有典型的边缘地区、复杂的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和哺育动物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