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区域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看,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存在三个方面的特点;(1)资源数量差异较大,开发仍以内涵为主;(2)资源区域分布特征明显,丘陵地区潜力较为突出;(3)各类资源分布零星分散,潜力优势和开发难度并存,对照这一现状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利用现状类型区可划分为10种类型,依据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客观要求,对南京市农业后备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高珊  黄贤金  钟太洋  陈志刚 《资源科学》2014,36(11):2370-2378
通过沪苏皖3省16个村的分层抽样农户调查发现,因经济发展阶段差异,以沪苏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比安徽传统农区更高一些,但是广大农户主动参与市场的意识还不强。根据定量分析和Tobit模型检验表明,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户种植结构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无论以蔬菜表征的经济作物还是稻麦表征的粮食作物,其市场销售行为对种植规模的扩大呈现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不同地区的要素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销售价格对安徽农区、销售率和销售渠道对沪苏地区的农户种植结构呈现显著的正效应。另外,耕地资源、生产区位、农户特征等要素对农产品种植结构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这与作物特性及地区适宜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3.
中国大陆农地价格区划和农地估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阐述农地估价意义、农地价格特征及农地估价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大陆开展农地估价的基本思路,并测算30个二级农区耕地自然生产潜力经济当量值,评判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耕地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及稀缺程度。依据这两者求算了不同农区耕地潜在经济产量当量值标准修正系数,从而以此为权重。根据全国平均的单位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分别求算出各农区的政策性地价和非政策性地价,两者单价分别为3217438元/hm2和3979729元/hm2,总价分别为30600×108元和37800×108元  相似文献   
24.
南京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循环型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城市问题之一,在我国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个问题尤显严重与紧迫.事实上,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资源,而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本文以南京建设生态城市为例,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发生量和组分,比较传统线形经济条件下和循环经济条件下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新型的垃圾处置系统是在传统垃圾处置系统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废物"→"废物处置"→"废物一体化管理"→"资源循环型管理"的层次体系.南京循环型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包括资源化和经济产业化两个子系统,资源化子系统的核心是垃圾减量化、分类收集、分类处置和再循环利用;经济产业化子系统的核心是经济刺激、生态产业和生态消费等措施响应.  相似文献   
25.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历程的基础上,摆脱了以往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一般性表述,综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城市化与土地利用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有针对性地从粮食安全评价、城镇用地规模合理性、城镇内部用地合理性以及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等几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这一宏观背景下,南京市的土地持续利用状况总体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但指标体系内部某些领域的评价则较以往有着很大的退步.  相似文献   
26.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城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共选择了2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1991年、1994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1997年与1991年相比,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35%和12.23%,若不加以重视,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可持续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江阴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文章认为,必须从人口数量控制、用地结构优化、环境污染控制以及增加农业投入等4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7.
作为城市规划重要内容的容积率 ,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在分析容积率对城市地价影响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应用有关城市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模型 ,采用边际分析方法 ,对南京部分商业样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价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 ,但建立两者相互作用的模型是可行的 ,城市规划按地价理论来实施并且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地价空间的合理分布是必要的。研究地价、城市规划的关系 ,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地价理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也是为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寻找内在规律 ,为编制出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在城市中形成最佳地价空间分布及地价水平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地价和规划的相互作用体系 ,并着重分析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滁州市南谯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测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是解决区域发展中建设用地指标约束,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滁州市南谯区为例,通过构建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手段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的指标主成分提取、区域内部分级基础上,提出不同等级、不同时段的人均居民点占地标准并应用于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测算研究,将测算结果与根据村庄布点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论主要有:南谯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人均占地标准设置第一等级乡镇2010年、2020年分别为150m2/人、130m2/人,第二等级乡镇2010年、2020年分别为175m2/人、150m2/人,第三等级乡镇2010年、2020年分别为200m2/人、180m2/人;南谯区2010年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为4576.34hm2,可置换比例达57.64%,2020年置换潜力为5488.17hm2,可置换比例达69.12%;测算潜力值高于根据村庄布点规划标准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置换潜力,认为在同样的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下,本文测算的置换潜力值的可实现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29.
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在国外污染控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也开始了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试点研究。排污权初始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初期,无偿分配是排污权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我国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兼顾公平与效率。以行政管辖区为排污权交易的主体,可以降低大流域内排污权交易成本,据此认为在大流域开展排污权初始分配可以以行政管辖区为主体。提出按需分配法、改进的同比例削减法、排污绩效法、综合法、环境容量法等5种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各流域开展排污权初始分配时,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式。在淮河流域当前发展阶段,应主要采用综合法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30.
资源学导论是地理类、城市规划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资源科学学科的核心领域。文章介绍了南京大学26年来资源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总结了南京大学资源学导论课程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特色,并结合资源学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就如何进一步开展该课程建设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