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1809篇
科学研究   313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怀远话属江淮官话,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怀远话的声韵调系统中,有声母20个,韵母36个,声调5个。对怀远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不仅可以明确怀远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72.
变频调速技术在泵、风机上的节能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泵、风机类负栽通常采用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拖动,恒速运行。需要调节流量、风量时,常采用阀门或挡板进行调节,节流损失非常大。采用变频调速系统后,泵、风机可变速运行,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73.
杜国明  黎春  何仁伟 《资源科学》2020,42(4):649-660
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伟大实践促进了区域贫困治理思想的不断完善。本文在总结个体扶贫与区域扶贫的辩证关系、贫困区域与区域贫困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系统梳理了贫困区域治理思想,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球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际行动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为:区域贫困治理思想包括贫困空间分异、贫困区域开发策略和贫困区域管理3个方面,与精准扶贫方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工具;依据贫困区域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划分出贫困县域类别、村域类别,并把脱贫难度大、贫困县集中的地区划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于资源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区域开发与发展理论,形成了以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成的区域贫困开发策略;依据贫困区域的鲜明层级体系,构建了“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对象体系和退出考核评估机制,以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成的贫困区域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4.
在当今科学研究活动中,各种形工的合作正变得非常普遍,环境科学是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群组,通过对我国部分环境科学期刊论文合作情况的计量分析,初步得到合作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视频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视频检索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总结了视频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应用现状,最后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与有效,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为此,很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7.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ole of verbal working memory (memory span and tongue-twister), two-character Chinese pseudoword reading (two tasks), rapid automatized naming (RAN) (letters and numbers), and phonological segmentation (deletion of rimes and onsets) in inferential text comprehension in Chinese in 31 less competent comprehenders compared with 37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trol students and 23 chronological age control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the target students would perform poorly on these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tasks as compared with their controls. Furthermore, verbal working memory and pseudoword reading would explain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Chinese text comprehension. RAN would have a nonsignificant role in text comprehension.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generally upheld these hypotheses. Our findings support current literature of the role of verbal working memor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und in English. The results, however, suggest differential role of the constructs and the task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provide some answers for comprehension impairment in Chinese students.  相似文献   
78.
This article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ways in which feedback was communicated in post-observation conferences in teaching practice supervision within the learning-oriented field experience assessment (LOFEA) framework. 32 post-observation conferences between 21 pairs of supervisors and participants of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interviews with supervisors and participants were analyzed, with findings revealed in four themes:
1.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and nature of feedback in post-observation conferences;  相似文献   
79.
大学公共英语ESP转向困境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大学英语课程从EGP定位转向ESP方向的呼吁高涨,但后大学公共英语时代依旧陷入ESP课程方向性迷失的困境: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缺陷、学者对ESP课程体系建构的异议、多元且权威的评价标准缺失、ESP师资和教材的匮乏等导致大学英语课程从EGP转向ESP迟滞不前。因此,尽早对ESP体系建构形成可操作性统一认识,重新修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多元且权威的评价标准,加大ESP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的力度,构建以ESP为主的大学英语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0.
春燕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4):119-123
本文选择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学校制度的建设,认为教育管理者要保证学校制度良好运行,仅仅依靠外在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等非理性因素的辅助作用,既要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人,又不是简单机械强迫的管理,而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刚性的制度内化成组织成员的行为准则,在学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贯注仁道、平等、正义等人文色彩,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关照。期望本研究可以为学校管理者建设和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提供理论基础,拓宽教育管理者的视野,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