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教育   3461篇
科学研究   1334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484篇
综合类   402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9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乳化炸药生产中采用的化学发泡敏化方式,往往会产生后效问题,给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提出了对克服发泡后效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论证,通过生产中的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发泡后效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Chang  Xin  Zhang  Chengyu  Gao  Lan  Liu  Xiao  You  Shengping  Qi  Wei  Wang  Kang  Guo  Xin  Su  Rongxin  Lu  Han  He  Zhimin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2019,25(5):488-496
2,5-Furandicarboxylic acid(FDCA) is a potential biorenewable chemical for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lastics, polyamides, drugs, etc. The selective biosynthesis of FDCA from 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 by a specific enzyme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produce FDCA from HMF by the tandem biocatalysis of laccase(Cot A-TJ102@UIO-66-NH_2) and Novozym 435. For the first step, a nanoparticl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as synthesized as a carrier to immobilize Cot A-TJ102@UIO-66-NH_2, which was assign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5-formyl-2-furancarboxylic acid(FFCA) and featured an enzyme loading of 255.54 mg/g, specific activity of 135.90 U/mg, and solid loading ratio of 99.65%.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an ideal FFCA yield of 98.5% was achieved, and the Cot A-TJ102@UIO-66-NH_2 presented a high recycling capacity after 10 cycles. For the second step, Novozym 435 was applied for the further conversion of FFCA into FDCA, presenting a high FDCA yield of 95.5%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Novozym 435 also exhibited a high recyclability after eight cycles. As a result, the tandem biocatalysis strategy provided a 94.2% FDCA yield from HMF, indicating its excellence as a method for FDCA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03.
邓小平同志实践主体的思想强调了实践主体人的“现代化”,强调了改革开放实践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主人”的观点,强调了改革开放实践目的的“人民性”-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定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4.
透视当前嗓音保护的现象,阐述了嗓音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保护嗓音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市新课程实施的初期阶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些基本理念,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期与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6.
从研究领域与研究层次两个维度对英国《高等教育季刊》近10年所载210篇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英国高教研究论文选题呈现五大特点:在选题方向上宽窄结合、在选题层次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选题性质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选题类型上新老结合、在选题范围上国际与国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7.
改革开放尤其是取消农业税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并呈现出三大特点:在研究角度上。展现出跨学科及交叉研究的趋势;在研究内容上,呈现出既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从研究结果看,缺乏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以及提供机制与方式的提炼,强调理论推演而缺少可行性考虑,政策指导意义不强。未来的研究仍具有较大拓展空阍,应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理论及范围、改革中成功案例的分析、配套政策及政策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我国法律位阶最高的学前教育法规性文件,已经正式颁布实行了15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急需对其进行修订,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其中,<规程>第六章主要步及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聘任条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章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规程>对幼儿园工作人员聘任条件的规定并不算低,甚至更高,这并不意味着<规程>在修订时应降低标准,因为我国<规程>的制定目的是提高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而很多国家与地区的相关规章只是关于幼教机构开办的最低标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得诸多启示,如应进一步加强<规程>的可操作性,对园长、教师、保育员培训的名称、资格证书的等级、培训时间的长短等做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规定,同时增强规定的弹性,方便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让有不同优势的人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来;应增加有关对园长、教师、保育员特定个性与气质的要求,以保证保育和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的稳定;应对厨师和驾驶员的聘任严格把关,提出有关的具体聘任条件;应设定园长、教师、保育员的最低年龄,以避免因身心不成熟的人照顾幼儿而可能造成的伤害等.  相似文献   
109.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我国研究者对隐喻的内涵、教育教学隐喻的分类、教育教学隐喻的价值和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教育学的学科范围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不够.未来教育学中的隐喻研究在深化理论探索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师的隐喻的实践研究,进而实现隐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10.
对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前教师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在职教师所作的教学隐喻图画的研究发现:许多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在创作教学隐喻时存在困难,且二者的教学隐喻差别明显;教学具有无限的复杂性,教师需要创造多个隐喻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它;教学隐喻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不同的教师往往对教学有不同的隐喻,即使有相同的隐喻,不同教师对其的解释也不尽相同.针对以上发现和问题,教师教育者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创作符合自身教学的隐喻,并引导其在创作、分析和讨论教学隐喻中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教师形成更合理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