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851篇
科学研究   107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24年   1篇
  18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科学与人文和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人文的和谐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与人文有着既对立又统一、既有本质差异又协调一致的属性,构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依存的和谐统一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和谐,是研究和探索培育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塑造人的完美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2.
一般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是教师成长的基本轨迹。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较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监控能力是优秀教师的主要特征。一般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变的策略主要有愿景性策略、主体性策略、方法性策略、知识性策略与情感性策略等。  相似文献   
93.
94.
福建省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平市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福建省农村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在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调研,考察其实践发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5.
96.
按照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我厅以改善西藏科技条件为重点,开展科技援藏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97.
While constantly revealing the laws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of mankind itsel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ose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he former, have greatly advanced the productive forces of society and brought about changes to people's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98.
99.
试论学习型学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定的学校管理模式总是与一定的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学校发展处于较高阶段的情况下,需要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模式,使之与较高层次的学校发展阶段相适应。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并不仅仅是由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决定的,学校发展的关键指标--学校的核心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组织结构和知识载体两方面构建平台,对学习型学校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0.
试析我国民办教育投资回报的相关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民办教育的公共政策定位为非营利性机构,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民办教育合理回报的界定与规制以及税务处理等必须以此为前提。从目前民办教育的发展情况看,已经到了一定要把营利性及其合法性界定清楚的地步。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承认营利性教育的合法地位,同时依据营利性,由《学校法》直接把学校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