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精读精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对于许多书籍,我们都将使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就是仔仔细细地逐字逐句阅读,最终把所读的东西完完整整地理解清楚,甚至能够举一反三。精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边阅读边思考。精读时不仅仅是阅读文字,还要细心地琢磨所读内容的含义,搞清作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或是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只有经过思考的阅读,读过的内容才会在我们头脑中深深地扎下根。  相似文献   
32.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3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也正由传统交换机所构成的2G网络逐步向软交换网络迈进.  相似文献   
33.
34.
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理论出发,通过设计基于团队合作的教学诊断,来加强学校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系统建设,进而提升学校共享的教学领导力水平。以基于团队合作的教学诊断为例,探讨教师缄默知识成为外显知识的具体途径,并建议学校中层教学领导对于知识管理给予足够的关注,以充分发展教师成长共同体。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教学领导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学支持系统的内涵。教学支持系统在制度和组织上包括正式教学管理组织(如备课组和教研组等)和各种团队规范(如进修制度等);机制上包括教师行动研究、教师领导、非正式关系网络、校际之间的课程和教学改革联盟等各种个人和组织的教学研究及成果共享途径;技术上包括课堂观察与诊断、教学评价与改进等;在学校文化上,强调学校开放、民主、参与与和谐的组织氛围等等。基于这一概念框架,本文使用了北京S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教师视角下期望的和实际感受到的有效教学支持系统现状,以探索在中国情境下建立和健全有效教学支持系统的路径,从而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36.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北京市顺义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于2011年底启动了城乡联动教育改革试验工作,并组建了由牛栏山一中、顺义一中、顺义三中、仁和学校、牛一实验学校、石  相似文献   
37.
目前民航系统中,各单位都建设了各自的信息系统,形成了信息孤岛,对一位旅客来说,他面对的民航系统在他眼里应该是一个整体在为他服务,但现在他不得不在各个孤岛间艰难的泅渡,来探寻他需要的信息;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需要建设民航信息集成共享系统;在分析了各个核心信息元素后认为,要以空管信息为核心来建立民航信息集成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38.
余凯 《中小学管理》2012,(12):15-18
在全国教育管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与会专家就教育改革的方向、学校效能与改进、教育组织变革、校长领导力发展、教育管理学科范式建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专家们探问教育改革的方向:构建和谐共生的学校发展范式;寻求学校管理与改进的路径:兼顾公平和质量,重视组织变革;把握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趋势:实践导向、多元融合、团队研究。  相似文献   
39.
甘蔗皮及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SD-IR)对甘蔗皮及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皮的水提取物主要是蔗糖,氯仿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二十八烷醇,提取残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木质素等.研究结果说明,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有效,可用于甘蔗皮等复杂混合物的提取分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0.
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 ,必须对大学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重新审视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大学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 ,应该承诺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重视人的自我完善、生命价值以及终极关怀 ,直面人类处境的有限性与其理想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 ,最终引导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