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生长的树     
俞斌 《少儿美术》2020,(3):41-42
一、教学思路:树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它们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这些千姿百态的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它们让大地生意盎然。因此,让学生从美术角度和美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开展对树的探究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了解有关树木的生长规律,认识树木的生长特征,寻找树的细节美,从中感受生长中的树的勃勃生机。教学时,老师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树枝树叶的前后穿插关系,表现出空间感。创作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抓住不同树木的形态特征,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表现树的美,让学生初步了解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12.
俞斌 《围棋天地》2014,(16):8-9
中国的段位制度、中国的升段制度,乃至于中国的升段赛所呈现出的种种弊端。在坊间早已是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作为业内人士,对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同样不乏深入的思考。甚至,身在此山中,往往还会有一些比外间更加细致,更加周密的思索。早在三年之前的2011年10月,国家队总教练俞斌九段就曾经考虑过升段赛改革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3.
俞斌 《围棋天地》2004,(11):10-15
1997年,俞斌九段曾经获得亚洲杯快棋赛冠军,7年之后的第16届亚洲杯,他又一次成功登顶,加上他在CSK杯、LG杯中的出色表现,这似乎是中国围棋“火山喷发”的前兆。《七年旧梦一轮回》再现俞斌惊心动魄的屠龙夺冠谱。  相似文献   
114.
黑方:曹薰铉九段白方:常昊九段 第十三届富士通杯决赛8月12日在日本东京落子。由中国的常昊迎战韩国的“围棋皇帝”曹薰铉。 赛前,中国舆论普遍看好常昊。原因有三,其一,常昊和曹薰铉之间的交战记录虽然是3:3战平(附双方交战记录表),但是最近的三盘棋却是常昊2:1领先。常昊并不惧怕曹薰铉。 1995.8.16中韩团体对抗赛曹薰铉黑中盘胜 1997.8.13三星杯世界比赛常昊白中盘胜 1997.8.28中韩团体对抗赛曹薰铉白中盘胜 1999.5.21春兰杯世界比赛曹薰铉黑中盘胜 1999.9.9三星杯世界比…  相似文献   
115.
黑方:常吴九段白方:李昌镐九段 四年一届以及40万美金的高额冠军奖金使得应氏杯被称为围棋的奥运会。进入最后决赛的李昌镐、常昊更是众望所归,大家期待着第四届应氏杯有一个精彩的结尾。 决赛在中国的成都进行,成都是中国围棋最热的城市之一。第一次承办如此高规格大赛的成都,赛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而成都的棋迷更是兴高采烈地期待着世界高手的来临。比赛临近时大批的新闻媒体蜂拥而至,整个成都显得极为兴奋。 常昊与李昌镐之间的对战记录是常吴1:11大比分落后,这似乎与他们的实际实力难以划上等号。赛前,常吴显得颇为低调:…  相似文献   
116.
将三星杯的最后两盘与LG杯的 三盘加在一起的话,马晓春对李昌镐又已经5 连败了。媒体对此已经不再发出感慨了,就像 迈克尔·乔丹在六夺总冠军时,球迷们对他也 仅仅是有他是否还能再干一年的疑问。于是在 这种静默中李昌镐再次被神化了。李昌镐在这 一盘的表现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难道他又 长棋了?因为这盘棋他下得实在太出色了。  相似文献   
117.
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系统结构演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考虑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对自身的阻滞作用及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时其发展的促进作用,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的动态演化模型.对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进行动态分析,研究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问题,从而得到模型的稳定结点,即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最优态势,并对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发展演化态势进行了结构仿真,研究系统中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生演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