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118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你见过火山喷发那壮观的场面吗?炽热的岩浆喷出后形成滚滚洪流,注入大海,激起冲天的蒸汽热浪。正是这些蒸汽热浪给科学家带来灵感,这些蒸汽不正是火力发电  相似文献   
72.
依据镜光镜对的“消光→翻转→消光”现象,本文给出了一种精确标定偏光镜主透射方向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73.
为缓解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积极寻找新能源。科学家认为,21世纪,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将成为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英、美、印  相似文献   
74.
“黄学”与老学虽有极深的渊源关系,但都自成体系。两者虽然都是以“道”来贯通社会与人事的,但贯通方法却大异其趣。《淮南子》与黄学、老学均有所不同。该书中既有老庄道学与儒学两派思想的平流竞进和矛盾斗争,又存在着两派思想的融合贯通。而“黄学”在其中就起着连结两派思想和消解二者对立的作用。这种作用突出地体现在该书由老庄道学到儒学的“无为”思想、法思想和才智思想的转换上,其转换的中间环节就是“黄学”思想。  相似文献   
75.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6.
适应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以宁波为例,封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封其它区域高教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7.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对发酵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资源,开辟了一条自主创新性发酵实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8.
关于“远程录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原国家教委有关领导提出要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实行“计算机联网远程通讯录取”的设想。几年来,在学生司的领导下,有关省市招办和高校积极配合,通过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通过分析这些经验,我们可以看出,采用远程录取工作方式后,整个录取管理工作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扩大高校的录取自主权,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地录取考生。我们应该肯定地说,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我们才有可能采取远程录取的工作方式,由于可以采用远程录取的工作方式,我们才  相似文献   
79.
在ASP中,Session对象常用于页面间跳转时,传递用户保存的私有数据,但是Session对象为我们提供高级服务的同时,也在大量地消耗系统资源。针对Session对象的这一缺陷,提出了使用Application模拟Session对象的几个替代方案,对ASP编程和教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试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80年代教育改革以来,无论中央、地方还是学校自身都千方百计谋求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提出表明,权力下放的改革已触及到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于“校本课程”的引入,从三方分权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一个进步,从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来说也确是一个福音。在世界范围内的“校本课程运动”的影响下,在权力再分配理念的冲击下,如果能够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看待我国的课程改革,以一种冷静的心态看待“校本课程”,对国家的课程改革进程大有好处。本文以国外校本课程开发之理论为背景,结合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