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41.
杨栋 《兰台世界》2012,(6):51-52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有着一定的渊源,特别是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对《学记》影响至深。探究这些思想的源流,有助于更好地诠释《学记》教育思想,也是对先秦教育思想的历史性考察。  相似文献   
42.
系统查阅了中国期刊网1994-2005年关于篮球教学方法研究的论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3.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经常抓住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用它作线索,通过提问、启发、诱导,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积极思维,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4.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是通过各种舞步和造型来展示多姿多彩的优美形象。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的人体、服饰、动作造型、音乐、礼仪等特点都具有极高的美学教育价值。对体育舞蹈的美学教育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挖掘体育运动之美,可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促进体育美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常常因为概念理解不到位而导致解题出错,教师却因忽视了概念学习对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常常以简单的批评来对待学生,结果学生学习兴趣被削减,学习效率也自然不高。物理概念是学生借以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基础。要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效率,就必须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知规律出发。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46.
流动科普设施在促进科普公平普惠、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为满足基层多样化的需求,打破基层科普资源的馆际壁垒,流动科普设施进行了展览资源区域共享的有益尝试。流动科普设施区域共享有利于优化区域科普资源要素流动和分配,提升科普资源利用率。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区域科普供给效率,助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流动科普设施区域共享可以通过构建服务评价体系、深化延展服务内容、注重资源差异化发展等方面完善运行模式和机制,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形成省市县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47.
采用实验测评的方法对城市老年失眠症患者进行运动干预,为期三个月的研究发现:药物疗法配合运动干预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睡眠结构在NREM浅睡期、NREM深睡期、REM睡眠期、醒觉总时间等四个维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入睡潜伏期、睡眠总时间和醒觉次数上没有明显差异,提示实验一组被试睡得更"沉"、更"香",具有更高的睡眠质量,这表明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有氧运动辅以抗阻训练的综合锻炼方式比单纯的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8.
运用指标序号法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按照权重系数大小分别是角色适应、社交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具有区分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运动项目本身特点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健身活动,形成体育自觉,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在思想产生需要向行动付诸实践的进程中,课程内容的拓展与更新是引发学生锻炼兴趣的重要因素。立体化理论知识学习平台的构建、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的变革和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借鉴和改良,是丰富体育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0.
杨栋木 《广西教育》2009,(26):45-45
新教材中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既无经验可循,又无模式可仿,它一方面使语文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差异,在组织综合性教学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认为,要做好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